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94436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赛课教案)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体验和描绘出作品所刻画的形象,充分理解音乐的内涵。 2、指导学生为乐曲区分段落,领会速度、节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充分体验苗岭早晨美丽的景色,同时享受苗族音乐独特的美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为乐曲区分段落,并理解每段旋律的意境和情绪,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我将引导学生在听辨旋律速度和节奏变化中进行分段。并采用分段欣赏和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体验和理解作品意境的基础上,感悟速度、节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从而突破难点。【教材分析】 《苗岭的早晨》是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第六课的音乐欣赏课程,是由笛子演奏家俞逊发创作的一首口笛独奏曲。 乐曲可分为三段。它以苗族山歌体裁中的“飞歌”曲调为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把人们带入晨曦初露、薄雾缭绕、群山叠翠、美丽恬静的苗岭春色晨景中。感受到苗家山寨的美丽与宁静的意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绘制
3、图片、音乐磁带、录音机、小黑板。【课时安排】一课时【设计思路】 运用综合教学形式,把音乐与地理、美术、表演、舞蹈等学科相结合,借助电教手段,采用“情境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启发想象、提问、组织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享受音乐的美感。 引导学生用听、说、看、体验、想象、绘画、表演等多种方式学习。即听音乐,说对比变化,看意境画面,体验作品的内容和情绪,通过想象,用绘画和表演的形式表达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一、导课:1、播放课件:介绍苗族的地理风光、
4、音乐特色以及勤劳的苗族人生活和劳动都离不开音乐歌舞的特性,为指导学生理解苗族音乐作品埋下伏笔。2、引出课题:《苗岭的早晨》。(板书)二、欣赏作品 初步感知1、完整的欣赏音乐。(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速度和节奏变化,使学生初步了解作品。)设问:你认为乐曲可分几段? 2、介绍乐曲的作者和演奏乐器(课件出示口笛图片)。 3、分析作品(1)乐曲旋律的速度和节奏有什么变化? (2)根据这些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如意境、乐曲的风格特点)三、赏析作品 情感体验师:细听音乐各段落,比较它们之间的变化、对比
5、关系。进一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 1、欣赏第一段。引导学生说出这段旋律的速度和节奏。 设问:这段缓慢而又舒展的旋律使你联想到苗岭早晨什么样的画面?意图:启发想象,让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描绘出苗岭早晨美丽的景色。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感受到什么气氛?加深情感体验。(板书) 2、欣赏第二段。指导学生对比第一段,在速度、节奏和气氛上比较两者有什么不同?设问:说说乐曲开头采用这种速度和节奏起什么作用?它让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气氛呢?这美好的早晨里,苗族人们在做些什么呢?(板书) 意图:让学生带着
6、问题欣赏第二段音乐。引导学生描绘出苗族人民载歌载舞、愉快劳动的热烈场面。并出示图片,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之后,说说如果它也采用第一段的节奏和速度,你还能感受到这样欢快的气氛吗?为什么? 3、欣赏第三段。与前二段对比,找出乐曲的特点。 (1)启发学生说出乐曲的结尾再现了哪一段旋律?组织学生讨论:如果没有这段尾声,音乐表现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2)指导小组分角色,用形体表演的形式描绘出苗家山寨秀丽的景色。四、扩展延伸 体验升华引导学生对比上一课欣赏曲《牧童短笛》,说说二者的结构有何相似之处?课
7、后找找还有哪些乐曲是再现三段式的结构。 结束:随着音乐一起边跳舞边走出教室。整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结束。【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设计为导课、分段、总结、扩展延伸五个环节。我以学生为主体,将音乐审美体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相信学生一定能得到美的享受。结合多媒体画面,让学生再次完整的欣赏苗族乐曲《苗岭的早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优美的旋律中,配上老师有感情地解说,让学生在苗族乐曲美妙的意境中,享受美感,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