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59692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雾霾防治的环保执法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雾霾防治的环保执法问题研究论文摘要雾霾是近年出现的因空气质量恶化引起的气象灾害,我国多地区均出现过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雾霾天气使社会各界对环境的忧虑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本文拟从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的角度浅谈雾霾防治,阐述了当前雾霾防治的环保执法问题和相关建议。论文关键词雾霾防治坏保执法行政执法一、雾霾的成因与危害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的总称,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其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气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是固态污染物,主要包括PM10和PM2.5,亦即造成并加重雾霾天气的直接原因。可吸入颗粒物与空气小的水分子结合,形成了雾霾下灰色的天空。2013年
2、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称PM2.5拟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雾霾天气的产生与气彖和污染排放密不可分。它的主耍成因有三。首先,水平方向上静风增多,城市中的高层建筑阻挡和摩擦使风流经区域时叨显减弱,不利于城市中可悬浮颗粒物的扩散;其次,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限制了空气的垂直运动,不利丁可悬浮颗粒物的稀释;最后,空气中可悬浮颗粒物的增加,直接降低空气的能见度。空气中可悬浮颗粒物的增加有赖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太快,以能源为支撑的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机动车尾气、燃煤污染、工业排放以及建筑扬尘。柴汕车排放尾气屮包含人量细颗粒污染物,而小型汽汕车虽然排放的
3、是气态污染物,但其排放的氮氧化物等化学物质,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物。煤炭消费占我国能源总量比重高达60%冇余,燃煤所排放的废气包含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工业生产,包括冶金、汽修喷漆、机电制造业以及工业窑炉与锅炉等。建筑扬尘主要是由城市大兴土木,兴建房地产、地铁等施工项H造成的。雾貓天气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是诱发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风险因子。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可能首先诱发呼吸道局部氧化应激和炎症,进而导致全身性炎症和氧化性损伤。目前,严重的雾霾席卷了我国的中东部地区。自2013年1月1日期,我国74个城市开始公布
4、PM2.5数值,仅在十儿犬内,就有33个城市指标超过300微克/立方米,尤其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的最为频繁且严重。二、雾霾防治的环保执法问题(一)环保机关执法权力不足基于雾霾的产牛原因,在对很多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工厂和金业查处的过程屮,区坏保局常常只能依职权对其进行罚款、责令停产等简单措施。通常责令停产、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措施,环保局往往难以单独执法,常需要电力局、水务局等其他行政部门的配合,而在现实执法中,环保局而临着并没有指示其他部门权力的尴尬。《环境保护法》笫38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事业单位,情节较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了行政处分。”然而,而对经济
5、体制的变革,环境污染的日益恶劣,仅仅行政处分己经难以起到立法者所期望的目的了。除此之外,我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法律责任有很多并不明确的地方,不仅给执法者执法带来困难,也给了了违法者可乘之机。立法上赋了环保部门的权力A弱、处罚手段单一,导致环保机关在很多时候陷入了有心无力的窘境。(二)环保执法效率低下基于政府和金业之间的利害关系,当前环保机关的监管往往流于形式主义。中国的《环境保护法》确立了政府机关一定的权力,坏保机关隶属于市政府,这就表明环保机关对坏境污染问题的行政监管和行政执法将处处掣肘。究其原因,雾霾天气的一大始作俑者就是化工企业,而排污责任越人的金业往往对当地GDP的贡
6、献也是卓越的,在经济发展与坏境发展产牛冲突时,当地政府往往以经济发展为重。在政府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态度的情况下,环保局对排污企业的查处,也往往只是停留在罚款、责令停业儿犬等小打小闹上。(三)环保执法监管不力在坏保机关查处违法排污时,地方政府起的是主要监管作用。但被发展经济是地方政府的第一要务的思想所左右,政府往往为了经济效益与政绩,行政不作为。现行环保法和单项法对企业行为进行了详尽的规定,但対政府的规定寥寥无儿,因而政府滥用行政权力对环保执法监管不力已经成为了共性问题。环保执法监管不力,政府承担什么责任?如何问责政府?这都是现行环境法规定不详的问题。许多政府情愿大力投资重建公园
7、、广场,也不愿把资金投入到环保工作中,这都是因为现行环境法对政府负什么责任,由谁來追究责任,不负责任将承担什么后果,都没有明确规定。另一个现存问题是公众媒体监督举报途径不畅。雾霾天气是彩响全社会公众身体健康的众矢之的,中国的环境信访量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上升足以证明公众对环境状况的不满。但在环保部门和政府部门怠于行驶职权的情况下,公众监督也往往流于形式。三、雾霾防治的环保执法建议(一)立法上扩张环保部门权力首先,立法上赋予环保部门强制权,使环保机关不必巾请法院强制执行。因为环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