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谈小学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摘要】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从小抓起,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根本,对数学课堂教学作积极的探索,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形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关键词】数学创新能力培养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改的向前推进,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索质教育的主要目标,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索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耍渠道。在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学生的“再创造”。由此可见引导学生通过经历数学、“创造”数学、交流数学和应用数学,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导向。新课程改革要求
2、我们的教学由指导学生继承性学习,向引导学生创新学习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体现,培养创新人才,更是时代的需耍。小学数学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而是创设一立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发现“新”现象,思考问题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为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耍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巧设问题的情境,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思维训练纳入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
3、市、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让我们亲身制作一个圆柱好吗?老师已为你们准备好应用的材料,请你们分组合作,制作一个圆柱。”一边制作一边考虑用了哪些材料?通过制作我们对圆柱有什么新的认识?通过小组合作,发现学生有的利用两个完全和同的圆形纸片和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片制成,有的是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纸片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制成。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积完全相同,直圆柱的高就是长方形的长(或宽)或是正方形的边长,圆柱底面的周长也就是长方形的宽(或长)或是正方形的边长;斜圆柱也存在类似的
4、规律。然后我问道:“通过制作圆柱,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回答:“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园,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是长方形的长(或宽)或正方形的边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能把学生跃跃欲试主动参与的渴求状态,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智慧之火不断闪烁,创新有可能在这个时候产生了。二、善于挖掘教材资源,设计发散式问题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灵活与否与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密切相连,而学生的个性培养、智力水平和反应能力不均衡。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合理地设计出发
5、散式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着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吋,先出示题目“56-18”,要求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想出口算的方法,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方法很多:生1:把18拆成10+8,先用56-10=46,再用46-8=38,生2:把18拆成10+8,先用56-8=48,再用48-10=38,生3:把56拆成30+26,先用26-18=8,再用30+8二38,生4:把56拆成36+20,先用20-18二2,再用36+2二38,生5:把56拆成58-2,先用58-18二40,因为被减数多看2了,还要把它减出來,
6、也就是40-2二38通过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和交流,使每个学生的智慧得到迸发,潜能得到挖掘,创造意识得到萌芽,使学习成为一种充满发现、想象和快乐的事情。既开拓学牛的视野乂培养学牛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I古I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课堂上要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吋间
7、和空间,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为学牛创新做好铺垫。例如,教学“乘加、乘减”一课中,例题是“3+3+3+2”,师提问:“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一生的答算式是“3X3+2”o这时首先肯定这位同学,启发学生还有什么方法,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研究中來,通过思考,学生凹答:“老师还可以通过这样算4X3-1”o我抓住时机说:“你答对了,请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自豪地说:“小熊没有偷去以前有4X3包玉米就是把第4颗玉米也看做有3包玉米,它偷去1包就是4X3-lo"就是这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与学习,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的智慧迸
8、发出來,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创造者”,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