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ID:45958284

大小:76.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_第1页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_第2页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_第3页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_第4页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电子商务是利用电子手段进行各种商务活动。目前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已逐步涉及到各个领域,我国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电子商务模式B2C、B2B均在探讨。从趋势看,我国电子商务必须向纵深化、专业化、国际化、区域化发展。【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模式发展趋势。〃电子商务〃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学科,至今没有一个严密的定义。人们一般将电子商务理解为〃利用电子手段进行各种商务活动〃。而电子手段包含的范围很大,既可以是电报、电话、传真等传统的通讯工具,也可以是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所以我认为,真实含义的电子商务应是〃以Internet为平台进行的各种商务活动

2、〃。参与电子商务的主要角色是企业(Business)和消费者(Customer),因此在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网上交易构成了BtoB(B2B即BusinesstoBusiness企业到企业)>BtoC(B2C即BusinesstoCustomer企业到用户)两种最典型的商务模式。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表明,自1997年开始,我国因特网用户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到2000年6月,国内共有因特网用户1000万,顶级域名.cn下注册的域名有近6万个之多。因特网的迅速扩展为我国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在1994年

3、开始出现电子商务模式,但〃电子商务〃的真正风行却始于1999年。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相继实施了〃金桥〃、〃金卡〃〃金关〃〃金税〃工程,证券公司、金融结算机构、民航订票中心、信用卡发放等领域均已成功进入电子商务领域。2000年底,〃电子口岸〃在京使用,国家各有关部门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电子底帐均存放其中,可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企业可上网直接向海关、国检、外贸、外汇、工商、税务、银行等政府机关申办各种进出口手续,从而真正实现〃政府对企业的电子商务〃。2001年开始,我国五大银行在各大中城市联网,消费者可跨行结算

4、。同时增值税发票已在五大省市联网核查。这些已构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按照物流的方向,目前国内企业的电子商务主要分为B2C、B2B两种形式。发展较快的是B2C,因为这种形式可以迅速吸引一批注册用户,这对以〃注意力经济〃为盈利来源的网站来说,是可以最快吸引风险投资者目光的办法。目前,我国企业的电子商务虽已有较大发展,但仍远未达到盈利的规模,众多的电子商务网站还处在吸引用户的阶段,即处于〃培育市场阶段〃。就整体而言,中国电子商务仍处于初级(起步)阶段,交易手段、范围、交易人数、安全认证等均处于初级探索过程。我国已经加入TWTO,要想尽快与世界接轨,必须大力

5、加速发展电子商务。二、我国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目前国外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普遍方法是:在INTERNET上建立起企业的〃店面〃或〃办公室〃,树立起企业的〃网上形象〃,扩大企业影响;同时利用INTERNET各种功能,以尽量少的投资和精力赢得大量的客户群。很多INTERNET网络服务商将企业〃开展网上电子商务初级阶段〃归纳为四步:取得网上域名;租用网上虚拟空间;网页的设计包装与制作;扩大主页的访问率。前两步的实现较容易;开展电子商务,后两步才是关键。我国企业目前大多处于前两步的水平,分析原因问题主要有:问题一:目前,中国网络发展的规模决定了市场容量和商业机会的有

6、限。中国现有的1000万因特网用户中,真正具有消费实力并能形成网上购买力的群体很小,网络人口的结构决定了只有少数商品可能马上在网上销售,电子商务模式依然远不足与现实生活中的传统商业模式相匹敌。问题二:目前,国内依然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全国性货物配送企业,现有的物流企业呈现分散的多元化格局,导致专业化流通的集约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商品的长途运输、邮递的巨大成本、以及时间上的延迟,足以使消费群体望而却步。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无法满足消费者在等待订购物品的发送时间和代价上的要求。问题三:中国的消费市场一向缺乏〃信用消费〃概念的支持,与此相关的

7、就是〃货币电子化〃进程的缓慢。其实,没有理由认定中国的消费者就一定会比外国的消费者更抵触信用消费,那些在外国定居的中国人也会像当地人一样,采用信用消费的方式购买商品。之所以形成国内外的巨大消费行为反差,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呆板和服务意识的淡漠。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画地为牢,迫使那些想尝试信用消费的人必须为此付出额外的精神和财力代价。于是当电子商务这种新型商业模式出现时,众多消费者只能是裹足不前。消费者的反应冷淡反过来又给了金融部门以口实,其结果就形成了〃因为没人用,所以没人做;因为没人做,所以没人用〃的怪圈。这个怪圈不打破,中国的电子

8、商务就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有人问:电子商务近期在中国能否成功?实事求是的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