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技校法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技校法律教学中的应用

ID:45946004

大小: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技校法律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技校法律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技校法律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技校法律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技校法律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技校法律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技校法律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高新技术人才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国家对技校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逐步提高,目前技校生仍存在着法律知识匮乏、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技校的法律教学也成了教学中的重点。为了使法律教学与实践能够紧密地结合,并且增强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具体认知,在教学活动中逐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技校法律案例教学引导启发【中图分类号】G7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2、号】2095-3089(2014)8-0186-02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案例,使其在教学效果中发挥最有效的作用。案例具有形象化、具体化的特点,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或指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案例的引入时机、引入目的、引入方法却有不同之处,要考虑到教与学的整个环境。案例教学法。根据多年在技校法律教学中的经验,下面我具体谈一下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一、准备阶段(一)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这是案例教

3、学法成功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够选择恰当的案例,并能够设计出讨论的框架,提出适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从讨论中探索、发现和应用知识。(二)目标确立后,要精选案例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案例的选取要反复斟酌,力求具备以下三点:1、案例能囊括要学习的知识点,要有多个知识点的渗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判断与分析能力,形成较开阔的思维;同时,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细致思考的意识。2、案例要难易适中。既不能过于简单,使学生失去讨论的兴趣,又不能难度太大而丧失信心,即要把握好“最近发展区”。3、案例内容要

4、贴近生活,能很好地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三)布置学生课前准备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在课间做相应的准备。所以在每次课程结束前进行布置,以给学生一段课下准备时间,使学生充分理解案例并能进行充分的准备。如仔细地阅读案例,以便参与课上的讨论。但这并不是每节课必需的,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课堂教学中临时布置不是特别复杂的案例,以培养学生的应变与反应能力。(四)将学生分组每小组以5-7人为宜,组内成员按高、中、低不同水平搭配结合,小组有一名小组长,负责协调和指挥工作,课下由组长牵头按

5、不同水平进行分层次布置任务。二、课堂实施阶段1、案例引入可以采用情境导入,也可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指导学生初步分析案例。如:小李是某家政公司的员工,受公司指派到某私企做保洁员。在擦窗户玻璃时,她不小心从窗台上跌倒在地板上,导致手部骨折。该企业老板及时将她送到医院治疗,但拒绝支付医疗费。小李找家政公司要医疗费,不料公司老板却说:“你是为那家企业打扫卫生时受的伤,可以找他们索赔。”而该私企老板却认为自己已经支付了保洁费,且已及时将小李送到了医院,“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两单位对于医疗费互相踢皮球,都表示不予

6、支付。那么医疗费到底谁出呢?所以很自然地引出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前及以后不同赔偿责任的学习。2、案例讨论案例的讨论旨在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法律案例分析一般从涉案主体(即当事人)、法理分析(即阐明当事人违反什么法律或应获得哪些赔偿)、责任分析(即当事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或应争取的权利)、启示分析(即通过案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这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关键要做好启发引导工作,想方设法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的讨论氛围,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真正主角,同时,又不至于出现大的方向性的偏

7、差,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地独立思考,大胆地交流发言,对学生的大胆回答要及时加以鼓励,即使学生的回答有些偏离正确答案,也不要急于评判,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反思,自我更正,使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虑的良好状态下探索,最终利用新知总结出结论。3、总结评价总结是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一个评价过程,在学生已充分发表各自的观点、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讲评。总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总结案例的知识点种类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另一方面要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分析问题思路的恰当与否、观点归纳的逻辑性

8、与全面性、课堂讨论主旨问题的把握及表达效果。当然这要求教师对案例精髓吃透,作深刻剖析,把握好案例的关键点,有客观、确定、准确的观点。对于法律案例教学而言,虽然鼓励学生思考、辩论,有自己的观点,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每一个案例都必须有一个最后的客观结论,所以教师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比如对一个案例存在是抢劫罪还是抢夺罪的争议,最后必须有一个结论,到底是哪一个罪,教师不能最后评价“两个罪名都成立”。唯一结论性要求教师必须对案例有透彻的理解,并且形成客观、确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