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勘察中砂土液化的判别

浅谈公路勘察中砂土液化的判别

ID:45935368

大小:6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公路勘察中砂土液化的判别_第1页
浅谈公路勘察中砂土液化的判别_第2页
浅谈公路勘察中砂土液化的判别_第3页
浅谈公路勘察中砂土液化的判别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公路勘察中砂土液化的判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公路勘察中砂土液化的判别【摘耍】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时常常要对饱和砂土层进行地震的液化判别,在现行的规范中有多种液化判别的方法,判别结果常不太一致。本文介绍了公路勘察中常用的三种采用标准贯入锤击数來判别的方法和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来判别的方法,用具体数例分析了它们判别结果的差异,并对计算方法作出了建议。可供同行参考。【关键词】公路工程;勘察;饱和砂土;液化判别;结果分析IJIJ§:饱和砂土液化是地基基础震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外判别饱和砂上、粉土液化的可能性冇多种方法,如seed的简化分析法、概率统计法、室内试验法、经验分析法等等,国内各抗震设计规范釆用的地震液化判别方法主要有标准

2、贯入试验法、静力触探法和剪切波速法等。在公路勘察中经初步判别认为有可能液化的土层,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法來判别的常用规范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以下简称为规范①)、《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以下简称为规范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下简称为规范③);采用静力触探来判别砂土液化(现阶段公路方面还未有正式的规范)一般采用《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18-2003)(以下简称为规范④)。、四种规范的液化判別方法1、规范①2、规范②规范②是在《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3、)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其中的砂土液化判别方法引用了当时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的相关条款。即当初步判别认为需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判别地面下15m深度范围内的液化;当采用桩基或埋深大于5m的深基础时,尚应判别15~20m范围内土的液化。当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N)(未经杆长修正)小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Ncr),应判为液化土。当有成熟经验时,尚可采用其他判别方法。3、规范③4、规范④采用静力触探所取得的数据来对饱和砂土层进行液化判别,在公路勘察方面暂时没有专门的规范,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规范④中的有关规定来进行判别,其

4、主要判别方法如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区,地面以下15m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或0.40g地区,地面以下20m内,有可能液化的地层,宜采用静力触探按下列要求进行判别:1)、实测计算贯入阻力Psca或qsca小于或等于单桥触探液化临界贯入阻力ps‘或双桥触探液化临界贯入阻力qc'时,应判为液化土。1)、实测计算贯入阻力Psca或qcca应按下列规定取值:二、四种规范的计算结果在公路勘察中常采用多种方法对饱和砂土、粉土进行液化判别,以相互应证判别的准确性,但由于各种规范的判别计算有所不同,以至于判别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现根据江番高速公路某标段的勘察成果,选取了

5、6个钻探孔和6个静力触探孔(静力触探孔均与钻孔的茨离很近,其地层分布特征基本相同),经初步判别认为有可能液化的土层,釆用四种规范对饱和砂土层的液化情况进行判别和液化等级的划分。计算场地的基木地震动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第一组,因此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N0二7,调整系数B取0.80;因为地层是细砂,故其黏粒百分含量Pc二3.0%,其余参数均按规范耍求进行取值计算。三、对计算结果的分析通过对以上计算结果的分析对比,采用规范②与规范③所计算的结果相差不大,其中Net值两者相差的最大值为0.813,液化抵抗系数Ce(=N/Ncr)相差最大值为0.177,液化指数两者相差最大值为1.

6、74,液化等级一致。而采用规范①与规范②所计算的结果相差较大,其中Net值两者相差为0.10-5.783,液化抵抗系数Ce(二N/Ncr)相差为0.22-0.67,液化指数两者相差为4.12〜23.97,液化等级相差一级,规范①的结果偏于保守。采用规范④的方法来判别液化,仅能判别其是否会发生液化,而不能定量的判别其液化等级,但从其液化的判别结果看,亦与规范②、规范③的结果比较吻合,而与规范①的结果相差较大。四、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公路勘察中对于饱和砂土的液化判别不宜单独的使用规范①來进行判别,对于桥梁工程建议采用规范③來判别,虽然其与规范②的结果相差不大,但规范③的判别方法是在规范

7、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结果可能比规范②更合理。对于路基工程的饱和砂土、粉土层的液化判别则建议采用规范①与规范④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并采用规范③的方法进行验证。参考文献:[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2]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4]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18-2003,J26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