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33925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曼生十八学士”的造物艺术及对紫砂艺术发展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曼生十八学士”的造物艺术及对紫砂艺术发展的影响摘要:清代嘉庆至光绪年间,是紫砂壶造型艺术发展的转化期,此时以壶上镌刻书画为风尚,这一时期最突出的代表人物陈曼生,精于书画篆刻,并设计出样式渐趋典雅适古的“曼生十八学士”,成功地将绘画、诗词、篆刻等文人画的内容转移到紫砂壶面上,开创了紫砂壶与文人绘画相结合的局面,积极推动了此后紫砂艺术的长足发展。关键词:曼生十八学士;造壶艺术;紫砂艺术发展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042-01紫砂壶,是一种典型的手工艺陶器,造型样式丰富,色泽古朴典雅,是一种具有高雅气质和浓厚文化的实用艺术品
2、。通常的说法,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龚春(供春)。“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吴梅鼎:《阳羡瓷壶赋•序》)供春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12个字,令人如见其壶。一、“曼生壶”的造型及其装饰题材紫砂陶刻历史悠久,宋元时期的紫砂器中逐渐开始有陶刻,到明初时一些名家所制的作品中,陶刻普遍出现。然而,那是所谓的陶刻仅仅是用竹笔或钢刀在壶体底部刻上作者名款而已。明末清初,由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介入,陶刻也随之口趋兴盛,为追求书法艺术与镌刻相结合的艺术趣味,一些书法家、金石家也参与到
3、紫砂艺术刻绘中来。清嘉庆、道光年间,书画家、金石家陈曼牛使紫砂艺术达到兴盛。(-)“曼生十八式”造型题材关于“曼生壶”十八式,具体是指哪I•八种样式的紫砂壶,历来没有定论,当今研究专家学者的说法不一。上海学者郭若愚根据历年所收集的资料,在其著《紫砂春秋》一书中对曼生壶十式进行梳理,总结如下:(一)“石眺”。眺之制,拎之工;自我作,非周种。(二)“汲直”。苦而旨,直其体,公孙丞相甘如醴。(三)“却月”。月满则亏,置之座右,以我为规。(四)“横云”。此云Z腴,餐Z不腥,列仙Z儒。(五)“百衲”。勿轻短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六)“合欢”。忿去渴,眉寿无割。(七)“春胜”。宜春日,强饮
4、吉。(八)“古春春何供,供茶爭;谁云者,两丫鬟。(九)“饮虹”。春何供,光熊熊,气若虹;朝,乘清风。(十)“瓜形”。饮之吉,瓠瓜无匹。(十一)“葫芦”。作葫芦画,悦亲戚之情话。(十二)“天鸡”。天鸡鸣,宝露盈。(十三)“合斗”。北斗高,南斗下;银河泻,阑干挂。(十)“圆珠如瓜镇心,以涤烦襟。(十五)“乳鼎”。乳泉霏雪,沁我吟颊。(十六)“镜瓦”。鉴取水,瓦承泽;泉源源,润无极。(十七)“棋奁”。廉深月迥,敲棋斗茗,器五差等。(十八)“方壶”。内清明,外直方,吾与儿皆臧。(-)“曼生十八式”的装饰题材装饰是紫砂壶中经常运用的手法,是将自然形态进行加工,使纹样造型比自然形象更美、更典型
5、。曼生壶的题词题句均为文人与书画名家撰制,耐人寻味。从现存的资料來看,曼生壶铭确实是经过作者进行构思而成。而且,曼生壶的壶铭还有切茶、切水、切壶、切形四大特点。切形等四人特点,分别介绍如下:(1)“青山个个仲头看,看我庵屮吃公茶”(彭年紫砂人壶铭)。此铭是切茶的。(2)“方山子,玉川子,君子之交淡如此。”(碧山壶馆藏彭年粗砂方壶铭)应《庄子•山水:“君子Z交淡若水,小人Z交甘若醒。”此铭是切水的。(3)“提壶相呼,松风竹炉。”(曼生石挑提梁壶铭)此铭是切壶的。(4)“笠荫喝,茶去渴;是一是二,我佛无说。”(彭年台笠形壶铭)因为此铭在僧笠上,铭题便切“笠”,僧与佛不可分,所以乂切“佛
6、”,此铭既切茶,乂把抒怀与茶结合起来。二、以“曼生壶”为代表的紫砂壶兴起的原因自明中叶起,文人士大夫们的生命价值取向由外转向内,由社会政治转向自我,或到自然中寻求生命与自然相融合的个体人生价值,避开日常住活的琐碎细节。这些文人上大夫试图在一种简淡、雅静的牛活氛围屮去体悟人生,追求一种以平淡、质朴为内涵的自然和谐的精神境界,令身心归于平静安宇。其审美意趣也一变而为内敛、静穆。而茶阴寒轻甘、清火敛气、饮之能使人平静、安定的特性,以及点茶改为冲泡后茶艺的简约化,使茶与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命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趣不谋而合。于是,文人士大夫趋于在简简单单的清饮雅赏屮去品出茶之自然真味。换言之,饮茶
7、,就明中叶后的文人士大夫而言,已经被提升为最理想的生存状态。三、结语壶曼生开创了文人字画与紫砂艺术相结合的先河,紫砂壶造型由此向多方向发展。“曼生十八学士”,成功地将绘画、诗词、篆刻等文人画的内容转移到紫砂壶面上,开创了紫砂壶与文人绘画相结合的局面,积极推动了此后紫砂艺术的长足发展。参考文献:[1]王建中,范建军,唐伯年•紫砂壶制作技法[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1]韩其楼•紫砂壶全书[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2]徐秀棠•中国紫砂[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