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19868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试论如何规范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如何规范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企业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当劳动合同协议约定或法定的解除条件出现时,企业和劳动者都应严格履行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和程序。否则,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或“想当然”来处理问题,其结果必然会给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带来诸多麻烦和被动。在现实生活中,就经常遇到虽然由于劳动者严重违反了企业劳动制度或纪律,但企业反而承担了法律赔偿责任的事件。因此,如何规范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是每个企业和劳动者都应正确面对的问题,也是为防止引发劳动纠纷必须熟悉掌握的基本法律知识。作者从自行解除、单方解除以及企业法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重点强调应该注意的法律问题。
2、一、自行解除《劳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也就是说,不论企业还是劳动者都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只要协商一致,该劳动合同自行解除。劳动合同自行解除后,按照劳部发[1994]481号《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五条规定,企业应一次性发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二、单方解除1、企业单方解除一是即时解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了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种情形,需要强调的是,依据这四种情形,企业可随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不需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但是企业必须书面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通知劳动者,告之解除合同的原因,并做好证据的收集和存档工作,这样
3、可以防止在诉讼中由于证据不充分而陷于被动的局面。另外,劳动者因涉嫌违法犯罪被有关机关收容审查、拘留或逮捕后,企业在劳动者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可暂停劳动合同的履行,暂停履行劳动合同期间,企业不承担劳动合同规定的相应义务。劳动者经证明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的,其在劳动合同暂停期间遭受的收入损失,应根据《国家赔偿法》要求有关机关赔偿。二是预告解除。《劳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了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种情形,需要强调的是,依据这三种情形,企业应提前30天书面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通知劳动者,告之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并按照劳部发[1994]481号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规定,一次性发给劳动者经济补
4、偿、医疗补助费用。三是经济性裁员解除。《劳动法》第二十七条对此作了相应规定,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在濒临破产整顿期间或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员的,应提前30日向企业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听取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后,才可以实施裁员。企业裁员时,企业应书面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通知劳动者,告之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应按照劳部发[19941481号第九条规定,一次性发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2.劳动者单方解除一是一般情况下解除。《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企业。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企业都应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对
5、于劳动者提前不足30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也应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但是劳动者因解除劳动合同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应给予赔偿。另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赔偿数额进行赔偿,没有约定时,应对企业所支出的录用、培训费用以及造成企业直接损失进行赔偿。外,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期限提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二是特殊情况下解除。《劳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了特殊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种情形,需要强调的是,依据这三种情形,企业可随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赔偿企业经济损失,但是劳动者必须书面通知企业。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可不发给一次性经济补偿金,但应按劳动者实际工作的天数支付工资。另外
6、,企业违反本条第三款规定时,应按照劳部发[1994J481号第三条规定,除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应一次性发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三、企业不得解除法定情形《劳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了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种法定情形,需要强调的是,劳动者触犯《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的,虽然劳动者符合本条规定的四种法定情形,企业依然可随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不需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另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或哺乳期内劳动合同届满时,除劳动者触犯《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外,劳动合同的期限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或哺乳期期满,企业才能终止劳动合同。对于法定医疗期间的核定,
7、企业应参照劳部发[1994]479号《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的规定》,按照劳动者实际参加工作或在本企业工作的年限具体掌握。综上,企业或劳动者在处理解除劳动合同时,一定要依法按程序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特别是企业在处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这类事件时,更应该加倍谨慎。否则,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企业形象受到影响,而且还会不同程度影响职工工作情绪,进而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