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18489
大小:5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情景式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情景式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摘要: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有效运用能够对教与学的效能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推进作用。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达到教与学的双边提升,从三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教学情境情感性探究性丰富性教学活动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观念碰撞的双边互动过程,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有效载体和平台。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贴近学生实际的融洽、和谐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潜能。但传统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忽视教学情境的激励性作用,采用强制、单一和单
2、板的教学模式,强行“灌输”知识内容,致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激发,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彰显,出现“事半功倍”现象。而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则将学生的"快乐学习”、“愉快学习”、“主动学习”作为一项根本内容,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我对此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现进行简要论述。一、教学情境创设要体现情感性,使主动学习成为内在要求。情感是学生探知知识、解决问题、不断进取的思想保证,更是学生内在潜能得到有效激发的根本要素。初中生作为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特殊阶段的学习群体,对未知事物充满了能动探知的积极一面,但缺乏情感上的连贯性和持久性。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能动探知的积
3、极一面,利用数学学科语言的生动性,运用的现实性等特性,设置出具有良好情感激励作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外在情感因子的渲染下,增强主动学习意识,激发能动学习潜能。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性质”时,该内容看似与现实生活毫无联系,因此学生在学习时缺乏能动探知的内在情感。于是,我利用学生对现实问题充满"兴趣”的心理特性,设置了如下教学情境:"小明在家里做构建三角形的手工作用,他准备了8厘米、5厘米和3厘米的三根木棒,请问,小明能拼接出一个三角形吗?为什么?"学生对这一生活化的情境很感兴趣,主动探知,能动学习的情感得到了有效激发,主动进入到新知的学习探知活动。二、教学情境创设要体现探究性,
4、使积极探究成为自觉意识。探究能力作为新时期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三大学习能力之一,同时,也是技能型人才所具备的重要素养内容。长期以来,教师只注重问题结果的教学,忽视问题过程的探索,使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低下。加之,部分学生畏惧困难,克服苦难的信念没有树立,往往出现探究问题“半途而废”的现象。可见,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利用数学问题知识联系性,解答过程性等特点,设置出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同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主动探究意识。例题:某软件公司开发出一种图书管理软件,前期投入
5、的开发广告宣传费用共50000元,且每售出一套软件,软件公司还需支付安装调试费用200元。(1)试写出总费用y(元)与销售套数x(套)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每套定价700元,软件公司至少要售出多少套软件才能确保不亏本?这是一次函数方面的数学问题,由于一次函数是数与形有效结合的章节知识,同时,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反比例函数等知识点之间存在深刻的联系,学生在分析解答时具有一定的畏惧心理。此时我利用数学学科生活性,设置生活化问题情境。并在教学活动中,将探究任务交给学生,要求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在小组探究活动中,认识到:“由题意,总费用由前期投入的开发广告
6、宣传费用和售出时需支付安装调试费用两部分组成。”需要通过作出一次函数图像并进行分析的“数形结合思想”,进行问题的有效解答。三、教学情境创设要体现丰富性,使创新思维成为能动情感。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较高表现形式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表现。学生由于受到自身学习能力、智力发展,以及解题素养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出现不愿思考,"吃现成饭”的思想意识。此类现象在初中学生中尤为显著。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情景式教学中,要利用数学学科知识间的深刻联系特性,凸显数学问题的丰富发散特性,设置出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开放性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观念,利用数学学科体系的关联性,寻找问题解答的不
7、同途径,使学生在创新思维过程中领悟解题要领,掌握多种解答问题的方法。这是我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内容时所设置的一道数学问题。在该问题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该知识内容进行问题解答。学生在观察、分析该问题案例过程中,部分学生通过直接解题的方式,半途出现“卡壳”。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分析条件,有部分学生提出可以釆用“构建法”,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进行该问题的解答,并展示如下解题过程:此时,教师要求学生对该问题解答方法进行分析,学生在思考分析过程中,认识到,该问题解答中,将三角形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