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坎儿井导游词

XX坎儿井导游词

ID:45911574

大小:56.7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XX坎儿井导游词_第1页
XX坎儿井导游词_第2页
XX坎儿井导游词_第3页
XX坎儿井导游词_第4页
资源描述:

《XX坎儿井导游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XX坎儿井导游词    各位游客:    我是你们的导游xxx很高兴今天又机会带领大家参观坎儿井来到吐鲁番人们不禁会问:素有“火洲”、“风库”之称气候极端干燥的地方会出现大片的绿洲?其中有什么奥秘呢?奥秘就是分布在新疆大地上的坎儿井群它犹如人体的血脉延展到茫茫戈壁灌溉了新疆的大片土地奇妙的坎儿井又在吐鲁番分布最广成为生命之泉常绿之源浇灌着吐鲁番滴翠的葡萄和甘甜的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参观这一举世闻名的灌溉工程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坎儿井乐园首先请跟我前往坎儿井博物馆去了解一下坎儿井的建造情况    坎儿井是生活在新疆的各族劳动人民根据本地气候、水文特点创造出来的一种地下

2、引水工程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600条其中以吐鲁番最多最集中据统计吐鲁番的坎儿井共有1158条总长约5000公里相当于从乌鲁木齐到哈尔滨的里程坎儿井堪称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地下水利工程之一被地理学界的专家称为“地下运河”并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合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对于坎儿井您可能早有所闻不过对它的结构也许不很清楚现在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坎儿井古称“井渠”坎儿也就是“井穴”的意思由立井(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表渠道)和涝坝(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坎儿井之所以能在吐鲁番大量修建是与这里的自然条件分不开的首先吐鲁番盆地地势很低低于海平面以下的面积就有2085平方公里而

3、且吐鲁番四面环山每年高山上的积雪大量融化后流入山谷当雪水流经戈壁时便渗入地下形成潜流这就给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那坎儿井又是怎样建成的呢?请看:坎儿井的建造方法是在高山峡谷地带的雪水潜流处寻找到水源然后每隔20米至30米打一眼竖井井深十米至几十米不等将地下水汇聚以增大水势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凿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流直下一直连接到遥远的绿洲才将水由明渠引出地面加以灌溉涝坝则是一个调节水量的蓄水池一条坎儿井一般长约3公里最长者往往是几条坎儿井相连达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其间竖井少则几十口多则三百余口上游的竖井较深个别可达100米上下下游的较浅一般仅数米坎儿井的作用是避免水分蒸发这项

4、工程实属适应干燥气候特点的一种伟大创举尤其让人称道的是当地人民全凭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凿打深井掏挖地下渠其工程之浩大构造之巧妙让人叹为观止    我想请大家一下当我们乘车临近吐鲁番市时就在那郁郁葱葱的绿洲的外围戈壁上可以看见顺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圆土包有序地伸向绿洲那些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假如大家从高空俯视那些土堆宛如珍珠串结的项链装点着吐鲁番这个古老却仍青春焕发的地方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再来谈谈坎儿井的建造原因由于新疆地区干旱少雨蒸发量大而坎儿井是地下暗渠输水蒸发量小而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加上这里的土属钙质黏土挖好的坎儿井很坚固不易倒塌高山上雪水温度很低若直接灌溉对农作物

5、生长不利而吐鲁番地表温度很高雪水流经坎儿井后温度自然上升很适合浇灌农作物因此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与干旱的斗争中发明了这种凿井灌田的方法一道坎儿井就是一眼不枯的清泉道道坎儿井构成了火洲的生命线和命脉使新疆这个降雨稀少的地方有了水源的积聚从而成为新疆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命之泉    关于吐鲁番坎儿井的起源历来有三种说法:一种是汉代关中井渠说这种观点认为汉代时人们发明的“井渠法”传入新疆发展成为现在的坎儿井第二种说法是跟林则徐有关清末林则徐被充军新疆后1845年经过吐鲁番察觉当地炎热少雨于是就细查地势水源引导新疆人民根据自己所处的自然地理特点发明了这种凿井灌田的方法第三种观点认为

6、坎儿井是2500年前由西亚波斯人首创而后传人新疆的当然这三种观点都有待考证    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坎儿井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与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在巴基斯坦、伊朗及里海沿岸人们都发现了坎儿井所以我们说坎儿井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是毫不过分的直到今天坎儿井还在为新疆吐鲁番的农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坎儿井明渠→坎儿井暗渠    参观完坎儿井博物馆走出馆外可见道旁明澈的清泉这便是坎儿井明渠中流淌出的雪山纯水它晶莹碧透倘若您伸手触及便会感到凉意阵阵真是“晶晶亮透心凉”    坎儿井的暗渠要从洞中进入方可看到只见渠水汩汩流淌让人感到无比欣喜这样的井渠在

7、整个新疆大地有上千个之多其地下河道总长度加起来比万里长城还要长一倍也远远超过了京杭大运河成为“地下运河”    在新疆除了坎儿井我们更要了解的是这个地方的人文文化去听听新疆的歌看看新疆的人你们会感受到与以前的不一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