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及园林植物构图关系探析

建筑及园林植物构图关系探析

ID:45911378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建筑及园林植物构图关系探析_第1页
建筑及园林植物构图关系探析_第2页
建筑及园林植物构图关系探析_第3页
建筑及园林植物构图关系探析_第4页
建筑及园林植物构图关系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及园林植物构图关系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及园林植物构图关系探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与植物之间的构图关系。列举了常见的几种建筑与园林植物的构图关系。针对植物与建筑造景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植物与建筑组景中的统一与变化,并阐述了植物与建筑组景中协调和对比的应用,植物与建筑的均衡和稳定等内容,以期指导环境景观设计工作。建筑与园林植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因借、自互补充,让我们的城市园林景观具有画意。如果两者关系处理的不当,就会得出相反的结果。建筑师如果不顾及周围的园林景观,就会使周围的景观比例严重失调,使景观受到野蛮的破坏。比如我们常见的现代城市园林中常会在视线

2、的节点区点缀一组大型的雕塑,可是却没有适合的植物进行搭配就会破坏这美丽的景观,犹如模型一样。建筑与植物的构图关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平面形式的组织,立体造型的组合。建筑与植物的平面组合形成了画面中的层次关系,这种背景画面的关系使得两者都得表现。绿化平面形式应根据建筑外轮廓来设计,其方法之一就是随形就势,即在建筑外随凹凸变化布置植物,其植物形式与建筑形成统一形态。另外的统一办法就是使植物造景形式与建筑的外形相同,建筑外的绿化形式采用了规则方式使得造景与建筑形式相同;但在空间构图时利用构图的独特手法,进一步使得绿化形式富于变

3、化给建筑环境带来清新感。1传统造园手法这里所说的传统造园手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对景、借景、障景与隔景。对景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我把你作为景,你也把我作为景。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对景可分为正对和互对,在视线的终点或轴线的一个端点设景成为正对,这种情况的人流与视线的关系比较单一。在视点和视线的一端,或者在轴线的两端设景称为互对,此时,互对景物的视点与人流关系强调

4、相互联系,互为对景,这也称互作对景。比如苏州留园中的石林小院,院北是揖峰轩,院南是石林小屋(半亭),两者相对而观,相距只有10m,但觉得无别扭之感。正是因为园中有数立峰,因此相互对视,景时隐时现,较为含蓄。借景是将没有组织的景色借到视域内。借景分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借7类。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障景是将不希望人们看到的部分遮挡起来。隔景是用来分隔、分离空间或景区,将

5、大化小,将单调变成丰富,或将不希望人们达到的地方用绿化带予以分隔,阻止人们前往。障景的手法被成熟地运用于北京颐和园中。巨大的、秀美的太湖石被安置在仁寿门内,起到了障景的作用,使整个院落的景致显得富有层次感。在许多院落里,进入正门,就是一面屏风,是同样的道理。此外,园内的许多道路被蜿蜒曲折地布置在假山、草木之中,增加了曲径通幽的感觉,营造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2指示性植物造景的诱导是在人们希望到达的目标处设立明显的绿化标志,提醒或帮助人们找到目标。还可利用绿化形成有方向性的路线,比如在园路两侧种植

6、成排的树木、在室内通道两侧摆放的成行盆栽,就会具有很强的或明或暗的指向性。3空间渗透利用植物作为两个不同空间联系的媒介,使空间之间相互渗透、扩展与延伸。这不仅增加了空间之间的流通感,还丰富了植物景观。4大小与比例建筑空间中栽植绿化植物能使人把握空间尺度。在建筑中,人们希望体验到轻松愉快、富有宜人尺度的空间。不少建筑的室内外都设计成共享的尺度高大的空间,因而也会使人感到自己的渺小。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使空间尺度大小宜人或借用绿化植物作为人对空间体验的参照物。5质感与机理建筑与植物的结合中,可利用建筑与植物的不同机理与质地

7、的对比来丰富造型语言。如满而厚植的草坪有一种柔软的地毯感,会和水泥或沥青地面形成明显的对比;树木比墙面感到粗糙,有起伏的变化。利用机理的对比,可丰富人们的视觉内容,加强造型美感,植物的表面机理则很自然、富有生气,在布局中合理配置可凸显各自不同的特点。建筑与植物,一硬一软,一张一弛,质感组成皆不同,形成鲜明对比;但作为景观构成中的基本要素,两者更多表现出的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建筑周边的植物不仅仅是建筑的陪衬和被动的规划项目,而应是与之互动的统一景观体。这就要求在设计时,明确什么是这个景观体要解决的问题,目标是什么

8、,然后以此为导向,寻找答案。通常要考虑建筑的特点、功能,植物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需求等因素,综合这些因素从而构造出和谐的景观。参考文献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2陈月华,王晓红•植物景观设计[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3何礼平•建筑与绿色元素的共筑[M].杭州:浙江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