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08576
大小:65.4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常言道不破不立只有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才能树立起地理素质教育的新旗帜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当前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教学行为的完善在深层次地呼唤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省、教学体验、教学监控等方式辩证地否定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其目
2、的在于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一、对教学步骤的反思 教学设计时每位老师都会根据教材对整节课的步骤进行精心“预设”但在课堂实施时常会出现多种结果: 第一事先的预设比较顺利地“实现”了; 第二由于引导不得法等出现“预设未实现”的尴尬局面; 第三虽然教学出现了“意外”但教师通过巧妙引导获得了“非预设的生成” 如果教师课后能对这些结果和过程及时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就能对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获得规律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自我监控能
3、力长此以往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后续教学行为会越来越合理学生的“主动生成”会不断取代“被动接受”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会不断提到提升 例如在对“城市区位因素”这一内容教学实际时我原先就按照书本的顺序:把理论知识先“填”给学生再枯燥的一个个城市的讲解学生学得被动前后的知识点也不会灵活衔接起来出现“预设未实现”的尴尬局面 通过反思我把书中的教学顺序作了改动先打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关一系列图片打出并设计一系列相应的思考题从图中读出什么有关的信息?)→引导学生得出形成城市所需要的条件→有关长
4、江三角洲的练习题→世界著名城市和中国大城市的教学→整体的练习这样的实践觉得预设是比较顺利地“生成”了但教学步骤凌乱于是我再次重新设计步骤:长江三角洲城市→中国其它三个城市→世界其它城市→引导学生讲出城市形成的条件→长江三角洲和世界其它城市区位的练习这样的教学设计步骤条理清楚城市条件学生很自然的自己推出学得主动而且影响深刻在练习时效果很好 所以教学设计的步骤要做到条理清晰对于知识点应该设计好怎样让学生主动获得而不是“被动接受” 二、对教学问题设计是否合理的反思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是教师
5、传授知识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能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对“季风”这一教学内容设计时我这样设计问题引出季风的概念:我们这里冬天和夏天分别吹什么风?我认为这是简单的问题学生都知道其实学生对判断风都不知道无法正确标出西北风和东南风这样的教学问题设计上显得突兀学生一开始学习就兴趣全无 通过反思我改进了设计:“季风”这节内容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往往忽视它的存在这节内容的知识很重要而且涉及到有关判断风向、其他洲的景观等怎样把要学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兴趣有机结合并很好的调动起来?我设计跟我们本土
6、有关的问题导入先示西亚、非洲和上海的景观图再问:和上海同纬度的西亚、非洲是沙漠景观可上海是河湖密布耕作业发达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对于自己生活的地方有这样与众不同之处学生一下子兴趣大增议论纷纷想马上知道个究竟我公布答案:这是归功于受季风(夏季风)的影响接下来的教学学生带着找谜底的心情去探究、主动学习的成效显而易见 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本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把知识进行本土化处理拉近理论与实际知识的距离 三、对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否进行充分“沟通”和“合作”的反思 在对“城市功能分区
7、”教学内容设计时我原来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各功能分区布局的要求通俗易懂我照本宣读划划看看就过去了结果在进行相关的课堂练习时学生虽大致能合理布局各个分区但对于具体的理由怎样才算合理布局答不上点很显然对这个知识点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而不是主动的探究新课标提倡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于是我对这部分内容设计时让学生探究学习适当拓展我首先要求学生扮演城市规划设计师合理布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文教区、风景区等并讲出布局的理由再把我们生活所在地的城镇平面图给学生看
8、一起圈出各个功能分区的集中地看分布是否合理?有学生回答:老师我们认为工业区布局得不好它下风向的居民区会受到污染我问:那你认为布局合理?学生回答:工业区的位置移到北边点我说:很好那么工业区污染厉害的企业有多少?学生答:不清楚我说:回去我们再探究那堂课结束了但其实没结束师生意犹未尽 四、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 教学设计时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处理制定出目标、重点与难点等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碰到设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