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三题范文

诚信三题范文

ID:45900710

大小:53.6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诚信三题范文_第1页
诚信三题范文_第2页
诚信三题范文_第3页
诚信三题范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诚信三题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诚信三题范文  提要:市场中的诚信缺失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有三个方面的值得关注:一是诚信作为社会交往的道德规约其价值关怀并非是一元的;二是诚信作为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其普遍性并非是不可质疑的;三是诚信作为的伦理原则与战略有许多现实阻碍  关键词:诚信道德规约企业伦理原则阻碍  “诚信”二字惹得许多笔墨官司有人认为诚信是自古以来人们社会交往的道德规约诚信又是商品社会以来的市场交易原则诚信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这些论点表面看来都成立但是深思一下诚信作为社会交往的道德规约是否具有唯一的终极价值呢诚信作为市场经济的交易原则

2、是否具有可证明的普遍意义呢诚信作为企业健康运转的内在需要是否无条件的呢弄明白这些问题对于社会的诚信缺失也许就能在更深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理解  一、诚信作为社会交往的道德规约其价值关怀并非是一元的  诚信观念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从“诚”来说史称周公“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即是说不是一般的惶恐心理而带有一种道德态度这可能是“诚”之观念的最早出现战国楚竹书有“帝谓文王予怀尔明德何诚谓之也”廖名春考释说“诚谓之”即“谓之诚”是说上帝赏识文王的美德称其“诚”;廖说此处“诚”不再是形容词而是名词极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在古汉

3、语中“谓”后边可跟作为状语的形容词也可跟作为宾语的名词从思想史的角度在古代中诚的确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范畴如《礼记·中庸》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但令人蹊跷的是“诚”作为一种形而上的观念并不象其他如“天”、“道”[1]等概念后者的本体寓意基本上是超验的是超越性的存在而前者的本体寓意则包含一种价值关怀一种君临或领受的态度一种实存《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也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这里思孟学派是以天人比附天以诚为本体被赋予和形而上意义而与“天之道”

4、相对的“人之道”即做人的规律则是“思诚”“诚之”即由反思而达到“诚”的境界孟子多次谈到要通过反身自律的修养而达到的“诚”的道德境界与自然之道的“诚”相统一所以孟子、《中庸》的“诚”兼具道德范畴和本体范畴的意义直至宋儒周敦颐还在说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通书·诚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中对“诚”的释义是:“诚者,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张载也说“诚者天理之实然无人为之伪也”(《张子正蒙注·诚明篇》)  正如司马迁所言殷人崇“敬”孔子为殷人后裔孔子就比思孟言“敬”、“信”多于“诚”在《论语》中“敬”有“诚”的

5、形而上的含义如:“修己以敬”(《论语·宪问》)、“敬事而信”(《论语·学而》)从“信”来说信的本意为“人言”,“人言为信”它强调的是不欺不诈遵守诺言“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在孔子看来信是一种具体的道德品格是立身基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信作为道德规约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义务关系因而具有价值倾向性“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不从道何以为信”(《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孔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意思

6、是说所守的诺言符合于义说的话便能兑现“复”就是实践诺言之意在这里信具有一种儒家宣扬的道德本体意义具有价值导向性宋儒张载深谙此意所以他说“诚善于心谓之信”(《正蒙·中正》)信作为一种行为规约和内心的终极价值观(善)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信从现实的交往姿态上升到一种价值的关怀  诚、信概念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连用如:荀子有“诚信生神”(《荀子·不苟》)一语这时候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约和认知态度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然而在漫长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诚信的观念决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教条它隐含着“向善”、“仁义”等超越单纯的文化心理状

7、态的深层价值观念国内有学者认为古汉语的“诚信”相当于汉语中的“信仰”这个词但古汉语的“诚信”是把信仰的也包含在词义之中的诚信就是要求儒家学者坚信“人性本善”信仰“仁义道德”忠诚君主国家并以此来治理社会实现一种所谓民风淳朴、官吏清廉、社会和谐安宁的德治社会[2]这种说法或许尚值得商榷但作为本体的诚信观念具有价值倾向性应该是无疑义的  问题是诚信所隐寓的价值关怀是否是一元的是否都是儒家的终极关怀道家也讲“诚”庄子以“真”来释“诚”他说“真者精诚之至也”(《庄子·渔父》)庄子之“诚”如果说也寓含什么价值本体的话体现的是一

8、种超越人伦关系而与自然和谐的本真状态或境界再有刺客、侠客也是一诺千金真诚待人;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里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卷一百二十四)这里如果说游侠也把诚信作为一种交游的行为规约的话这种诚信自有它的价值追求而这种价值追求是与儒家诚信的终极关怀不同的在对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