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秋水》原文和译文参考

庄子《秋水》原文和译文参考

ID:45895160

大小:118.2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19

庄子《秋水》原文和译文参考_第1页
庄子《秋水》原文和译文参考_第2页
庄子《秋水》原文和译文参考_第3页
庄子《秋水》原文和译文参考_第4页
庄子《秋水》原文和译文参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庄子《秋水》原文和译文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庄子《秋水》原文和译文参考    【原文】    秋水时至(1)百川灌河(2)径流之大(3)两邃狙轮间,不辩牛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5)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6)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向若而叹曰(8):“野语有之曰(9)‘闻道百(10)以为莫己若’者(11)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12)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3)”    北海若曰:“井

2、不可以语于海者(14)拘于虚也(15);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16);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17)束于教也今尔出于

3、崖澹观于大海乃知尔丑(18)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19);尾闾泄之(20)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21)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22)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23)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X空之在大泽乎(24)计中国之在海内(25)不似米之在大仓乎(26)号物之数谓之万(27)人处一焉;人卒九州(28)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29);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30)五帝之所连(31)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32)尽此

4、矣!伯夷辞之以为名(33)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34)”    【译文】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高兴地自得其乐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有人认为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

5、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士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而海水却从不曾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不见有变化无论水涝还是干旱不会有知觉这说明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

6、水流不能够用数量来计算可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禀承到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里会自以为满足而自负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和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五帝所续连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在于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辞让它而博取

7、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得”    【原文】    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1)时无止(2)分无常(3)终始无故(4)是故大知观于远近(5)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证诮窆(6)故遥而不闷(7)掇而不(8)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9)故生而不说(10)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11)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豪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12)又何以知天地

8、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译文】    河神说:“这样那么我把天地看作是最大把毫毛之末看作是最小可以”    海神回答:“不可以万物的量是不可穷尽的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得与失的禀分没有不变的常规事物的终结和起始也没有定因所以具有大智的人观察事物从不局限于一隅因而体积小却不看作就是少体积大却不看作就是多这是因为知道事物的量是不可穷尽的;证验并明察古往今来的各种情况因而寿命久远却不感到厌倦生命只在近前却不会企求寿延这是因为知道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洞悉事物有盈有虚的规律因而有所得却不欢欣喜悦有所失也不悔恨忧愁这是因为知道得与失的禀分是没有定规的;明了生与死之间犹

9、如一条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