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与《诗经》的诗学意义

楚辞与《诗经》的诗学意义

ID:45882825

大小:70.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楚辞与《诗经》的诗学意义_第1页
楚辞与《诗经》的诗学意义_第2页
楚辞与《诗经》的诗学意义_第3页
楚辞与《诗经》的诗学意义_第4页
楚辞与《诗经》的诗学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楚辞与《诗经》的诗学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楚辞与《诗经》的诗学意义    楚辞、《诗经》我国的文化瑰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楚辞与《诗经》的诗学意义的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诗经》时代的“诗言志”与辞人的“发愤以抒情”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前后相继的诗学系统其诗学上的理据就在于前者固持着社会后者关注着个体人生社会与自我珠联而壁合一个偏重主观言志抒情的诗学传统得以塑成    关键词:《诗经》;楚辞;诗学意义    诗歌是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透过诗人的个性体验的产物如果说《诗经》主要反映了黄河流域一带中原礼乐文化的特点:那么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的楚辞显然带有浓厚的江淮流域的地方色彩刘勰说:“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

2、离骚》哉”楚辞呈现了一种与中原《诗经》的风雅之声大为不同的“奇文”风貌呈现了一种充满神话和原始宗教的炽热情感和幽丽想象    巫风楚语这是辞人情感言述所呈现出的重要特征之一之所以如此显然与楚地的巫文化有关    楚国是一个巫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古代文献中对此有片断记载《汉书?地理志》说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淮南子》说:“荆人鬼”《吕氏春秋》云:“楚之衰也作为巫音”《列子》说:“楚人鬼而越人”王逸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m甚者一些楚王还带头倡导巫风:“昔楚灵王骄逸轻下信巫祝之道躬舞坛前……而灵王鼓舞自若”;楚怀王隆祭祀事鬼神……

3、身辱国危”近半个世纪以来从春秋战国南楚古墓中发掘出来的竹简、帛书、帛画等文物也无不散发出浓郁的巫文化气息杨义先生说:“楚辞诗学的根基须从春秋战国时代长江文明的特征和长江民族的性格中去寻找”显然用楚国的这一巫文化语境来解释楚辞的这一“奇文郁起”、诡异谲怪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除了巫文化的社会文化语境宋人黄伯思还表述过这样一种意见:“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以此寻绎辞人的情感吉述显然这也是楚辞情感物化情态之事实    由是观之楚辞可谓是一部少数民族的诗歌总集了但是就是这一巫风楚语的楚辞“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在其产生不久之后的汉代无论是

4、推崇还是贬抑它就已被作为一种与《诗经》前后相继的诗学系统来继承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把握这一情感言述史之现象?    在译文版《楚辞》的前言中霍克斯曾提醒过我们:“正是在中国古诗中我们能够找到一切诗歌之双重源泉的迹象:人作为社会成员的情感表达和人作为独特灵魂个体的情感表达”    《诗经》时代个体在“封建”的社会结构之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归依之处礼德所塑的社会价值就是他们所需要践行的价值礼盛乐明他们沉浸在整个社会的欢腾之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是虽然我们也看到了价值失落后的及时行乐与自适其适可就整体而言个体还是能够在悖离的礼德社会中找到其人生的归依与确认之

5、处由儒家所揭示的“美刺”精神如果从这一角度来说无疑颇能说明这一问题这也可以从《诗经》所昭示出的忧患精神当中得以确认一部《诗经》“忧”字前后出现八十余处其中《大雅》仅9处《小雅》40处其余均出自《国风》可见变风变雅也着实昭示出了一种新的人生情绪但细加寻绎《诗经》作者群所“忧”之事皆极具体几乎看不到“终极性”的痛苦体验如《汉书艺文志》所谓“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这里没有灵魂无所措依的人生失据之感《魏风?园有桃》云:“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作者自称“士”可能是个破落的贵族据闻一多《风诗类钞》此诗之忧在于“家室之无乐”食桃、食棘都是“已成家室”的隐喻“家室”之忧“其

6、谁知之”又隐含着不被他者理解的精神痛苦《豳风?七月》云:“嗟我妇子日为改岁入此室处”;“嗟我农夫我稼既同……其始播百谷”[111(12414)作者自称“农夫”生活在宗法社会的最底层此诗之忧在于“此室”的简陋和“宫功”的繁重一声长“嗟”又隐含着对不完美、不公正的人生际遇的感伤但是不难看出无论是“士”之忧还是“农夫”之忧这里都没有就“道体”本身的无限探索或省思而是有感于现实生命里事物的直曲对比而产生的一种的生命感受不言而喻这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情动于中自然而发的一种社会情绪而非是灵魂无所措依的一种人生失据    随着礼崩乐坏的加剧“封建”的社会秩序走向解体新兴的士人阶层崛起

7、社会已有的价值秩序遭到破坏于是这~新兴群体“纷纷则已言道……皆自以为至极而思以其道易天下”“士志于道”成了这一群体的一个基本的人生固持作为士人阶层的诗人屈原也是一个“独立不迁”以道自任“思以其道易天下者”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的“道”即“美政”没有实现诗人不幸诗家幸于是屈原“发愤以抒情”开始了一场有关人生出处或者关于个体价值安放于何处这一有关灵魂之旅的带有“终极性”价值思考的寻绎郁白先生曾指出在《楚辞》中:“个人已断开了与外部世界相连的脐带得孤独地去面对双重天地:他已久违的外部世界和由梦想及幻影所构成的内部世界”这个时代原有的价值体系遭到破坏人生何去何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