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882596
大小:82.8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曹植诗歌的民间文学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曹植诗歌的民间文学性 曹植诗歌的民间文学性 摘要:魏晋时期的诗歌多追求玄虚状态而多与现实人生脱离但建安时期却多慷慨激昂表达对现实的参与建安诗人借由对乐府民歌形式与内容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激昂 其中曹植对民间文学的汲取与创新使得诗歌从民间诗歌向文人诗歌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本文试从曹植对乐府诗歌的继承和创新、采用民间俗语入诗、化用民间传说和诗歌、关心民间生活这几个角度来写曹植诗歌的民间文学性 关键词:曹植诗歌乐府民歌化民间文学俗语传说民间生活 魏晋时期的作品大多偏于玄虚浪漫而脱离实际社会人生 但建安时期的一些作品还保留着乐府诗中的那种特有
2、的写实并贴近社会生活的色彩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第一汉乐府民歌离魏晋时期很近他们模仿的乐府有原汁原味的感觉故还能继承乐府一部分的写实精神和社会文学情调;第二魏晋时期社会大乱充满纷争大多数文人慷慨激昂渴望建功立业急于表达自己对现实的参与 于是他们借由诗歌形式的同时借乐府民歌的现实参与精神来表达自我志愿与壮阔情怀 建安时期诗歌流传下来的不足三百篇其中曹植的诗最多约80首 其中一半以上是汉乐府民歌以此可想见曹植对这种民间文体的喜爱 而对于民间文学的探究古已有之并非曹植的首创 在曹植之前,民间理论已有论及 《魏风·葛屡》:“维是
3、偏心是以为刺”《诗·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陈风·墓门》:“夫也不良歌以讯之”[1]这些都是作者自表其为文的用意,指出歌谣用以抒忧、用以讽刺、用以传递讯息初步涉及了民间文学的社会功用但写作者多是偶然为之并未正确认识到民间文学的社会文化内涵 且他们对民间文学的看法没有上升到一个群体性的行为带有明显的“个别性” 最早从正面对民间文学特点给予了比较明确而深入的总结的人,大概要数东汉时的班固和何休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2]何休在《春秋公羊传?宣公
4、十五年解沽》中说:“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3]“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是对民歌产生原因、思想内容及现实主义精神的准确概括是我国古代传统民间诗学的重要论点 不过这些言论一针对汉乐府民歌而言一针对“国风”可言所指都较具体还没有形成对民间文学高度的抽象概括 《汉书?艺文志》著录了右小说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 并评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说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4] 张衡《西京赋》:“街谈
5、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和“匪唯玩好乃有秘书 小说九百本自虞初”[5]充分肯定了街谈巷议以及小说的作用 曹植正是从中接受启发在《与杨德祖书》中提出了自己对于民间文学的见解 而曹植本人对民间文学的喜爱并不只是止于言说而是在实际中对民间俗文学多方关注与喜爱 《三国志?王粲传》注引《魏略》记载曹植会见邯郸淳的时候对他背诵“俳优小说数千言”[6]可看出他对民间文学的喜爱 曹植《与杨德祖书》:“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能轻弃也”[7]曹植所说的“街谈巷说”指有文学色彩的民间传说、故事、徘优小说之类;“击辕之歌”据《文选》卷四
6、二李善注引崔姻语:“窃作颂一篇以当野人击辕之歌”当指劳动人民的歌谣之作;“匹夫之思”指蕴涵在“街谈巷说”与“击辕之歌”中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曹植对于民间文学的认识突破了前人“观风俗知得失”的局限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建安文人对民间文学有广泛的吸收曹魏时期的文人关于文学有各种抒发但他们对广泛吸收的民间文学却未有提及 而在理论上为其树立丰碑的却只有曹植一人 曹植认为文人应当尊重民间文学文人文学应注意从民间文学中吸取养分和形式 在其实践创作中也确有对民间文学的广泛吸取 他汲取乐府民歌并改制对“文人诗民歌化、乐府诗文人化”具有重要贡献而且他
7、大量的采用民间口语、俗语入诗丰富诗歌的艺术内蕴且关心民间生活关心民间疾苦表现为对大众情思的关注丰富了诗歌内容 一、诗歌乐府民歌化 曹植对乐府民歌的喜爱除了直接继承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外还立意模仿汉乐府民歌在语言、表现手法、风格、内容等方面有所借鉴 这些使得曹植诗歌具有了鲜明的民歌化特色 曹植的《美女篇》是对《陌上桑》的模仿他们都构建了一个美女形象且都是采桑女 而且对其服饰、外貌的描写以及采用的表现手法都一样既有直接描写又用衬托从旁人视角来表现其美丽程度 它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风格情调也大致相同 在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