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871093
大小:525.9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8
《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考点归纳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考纲解读考点提示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复习建议置于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置于革命史观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来领导,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最终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置于世界历史进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知识清单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阶段时间中心工作国共关系道路探索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1919~1923年建党,领
2、导①探讨中国社会性质,提出②纲领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③国共合作④统一战线国共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6年农村⑤国共内战探索⑥的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全民族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根据地实行普选和三三制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国共内战民主联合政府参考答案:①工人运动,②民主革命,③国民革命,④革命,⑤土地革命,⑥农村包围城市。考点聚焦考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一)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和会
3、。中国代表要求废除列强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山东等要求,但被列强拒绝,且准备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这一消息打破人们希望,激发爱国运动。 (二)过程时间参加者斗争形式中心第一阶段5.4-6月初学生、知识分子游行、罢课北京第二阶段6月初工人(主力)、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学生、知识分子罢工、罢市、罢课上海(三)结果 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四)意义 ①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特点:规模大、广泛性、彻底性 ③功绩:促进马克思主
4、义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思想基础;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并逐渐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注: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同:革命任务;革命性质异:背景指导思想领导阶级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世界革命时代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学说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时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无产阶级人民民主专政【典型例题】1、下图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解析:注意图片下方标题“国民革命军
5、第一军”。国民革命军第一军1925年8月成立,源于黄埔军校的教导团,是国民政府中央军的嫡系主力部队,图中还有“民众的力量”、“打倒军阀及一切帝国主义”等字样,正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故正确答案选D。袁世凯独裁卖国(1912-19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与存在(1931年-1945年,也有持续到1947年春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这一说法)、五四运动(1919),ABC三项的与1925年时间不符。答案:D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转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也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以生,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
6、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之所为。 ——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三
7、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摘自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伪说”、“罢学风潮”、“近因”各指什么?(2)材料一与
8、材料二对学生运动的态度有何不同?(3)从孙中山的评论中,反映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发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中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