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习题(含解析)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习题(含解析)

ID:45859080

大小:47.7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8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习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习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习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习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习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习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17江苏南京、盐城一模)《左传·定公四年》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材料表明(  )A.宗族关系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B.周公成为天下的绝对大宗C.智慧和品德是分封的重要依据D.殷族获得与周族同等地位2.(2018江苏扬州期末)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

2、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  )A.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B.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C.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3.(2017江苏苏锡常镇调研一)《左传·襄公十二年》中记载:“秋,吴子寿梦卒。(襄公)临于周庙,礼也。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临,哭也)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等级森严B.奴隶制渐趋强化

3、C.宗法制亲疏有别D.封建制尊卑有序4.(2017江苏无锡期中)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乃形成见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了中央集权体制B.君权扩充为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D.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5.(2018江苏南通一模)《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

4、的制度应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6.(2017江苏扬州一模)“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和抨击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C.内阁制代替丞相制D.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7.(2018江苏赣榆模拟)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这里的“较高级演化形

5、态”表现在(  )A.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B.元朝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C.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D.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8.(2018江苏泰州模拟)“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这说明,该制度(  )A.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B.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于地方政事推进C.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D.有利

6、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所沿用9.(2017江苏东台一模)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B.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C.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D.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10.(2018江苏盐城期中)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

7、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  )地区时间赴试人数分配名额录取比例苏州庆历中200450∶1绍兴二十六年200013154∶1福州绍兴二十六年34006255∶1淳熙十年1500062242∶1A.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B.名额分配确保了社会公平公正C.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D.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11.(2017江苏无锡一模)据《旧唐书·刘祎之传》记载:宰相刘祎之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命人“宣敕示祎之”。祎之见敕文未经中书门下附署,遂说:“不经凤阁(中书)鸾台(门下

8、),何名为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武则天时相权在与皇权的斗争中处于上风B.唐代三省六部制度有效约束了君主的专权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