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豆与常见病取穴--业务讲座

耳穴埋豆与常见病取穴--业务讲座

ID:45858899

大小:3.77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11-18

耳穴埋豆与常见病取穴--业务讲座_第1页
耳穴埋豆与常见病取穴--业务讲座_第2页
耳穴埋豆与常见病取穴--业务讲座_第3页
耳穴埋豆与常见病取穴--业务讲座_第4页
耳穴埋豆与常见病取穴--业务讲座_第5页
资源描述:

《耳穴埋豆与常见病取穴--业务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耳穴埋豆常见病取穴四病区王亚瑜交流内容一、概述二、耳廓解剖与耳穴分布三、耳穴埋豆常见病取穴1.定义:耳穴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黏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一、概述临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科及内分泌代谢等疾病2.适应症失眠、老年便秘、预防感冒、晕车、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等一、概述3.禁忌症1耳廓上有湿疹、溃疡、冻疮;年老体弱、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慎用2孕妇40天至3个月者不宜耳压,5个月后需要治疗者,可轻刺激,不宜压贴子宫,肾、卵巢、内

2、分泌等穴3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禁用4.注意事项1评估要到位,查看舌苔脉象---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是否处于饥饿状态。2体位,如胆石症取右侧卧位,冠心病取正坐位,泌尿系结石取病侧在上方的侧卧位。3辩证选穴、配穴,一般选5-7穴为宜,主次搭配;定穴时应先观察耳廓有无阳性点,然后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逐一寻找压痛点。4.注意事项4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和所选的穴位而定。5时间:一般留籽3-5天,湿热天气,宜2-3天。每4小时按压一次,每日按压3~5次,每次1-2min。6按压时,应根据病症及患者耐受程度,选用不同的按压手法,切

3、勿揉搓。看拇、食指往后上方拉住耳轮,由上至下、从内到外观察耳穴区域有无变形、变色、丘疹、脱屑、结节、充血、凹陷等阳性反应。压用探针或针柄沿耳廓自上而下,自内向外对耳穴均匀缓慢地按压,询问患者感觉,选压痛最明显点为治疗点。测使用耳穴探测仪测定耳穴皮肤电阻变化,筛选出主要低电阻点来查找反应点。6.取穴5.选穴按临床经验选穴5按疾病相应部位选穴1按循经辩证选穴2按脏腑辩证选穴3按现代医学理论选穴4胃病取“胃”“神门”有镇静、镇痛作用,可治疗失眠、痛经等病月经不调选“内分泌”脱发、遗精选“肾”偏头痛属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选“胆

4、”7.手法对压法直压法点压法轻揉按摩法直压法对压法食指、拇指指尖垂直按压,至有沉重胀痛感时,持续按压20秒钟,停歇10秒钟,再按20秒钟。重复压主穴6~10次,配穴4~6次。适用于实证、痛证、瘀证。操作方法点压法指腹(或指尖)按压丸药,至有轻度胀痛时,每穴以0.5秒钟的速度间歇地按压1~2分钟。适用于一般体质或虚实不显者。如失眠、头昏。操作方法轻柔按摩法指腹顺时针方向旋转轻轻揉压,至稍有胀痛或刺痛后,每穴按压1~2分钟。适用于虚证或年老体弱者。操作方法二、耳廓及耳穴分布耳轮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下脚对耳轮三角窝耳屏对耳屏耳甲

5、艇耳甲腔耳垂耳轮脚屏间切迹轮屏切迹屏上切迹耳舟1.耳廓的解剖一舟一垂两轮三脚三窝三切迹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及下肢朝上胸部及躯干在中间。2.耳穴形象分布1.耳垂---头面部。2.对耳屏---头和脑部。3.轮屏切迹---脑干。4.耳屏---咽喉、内鼻、肾上腺。5.屏上切迹---外耳。2.耳穴形象分布11.耳轮脚---膈肌。12.耳轮脚周围----消化道。13.耳甲艇---腹腔。14.耳甲腔---胸腔。15.屏间切迹---内分泌腺系统。2.耳穴形象分布3.耳穴耳尖神门盆腔肾胰胆肝胃脾脑干枕顶内耳子宫交感膀胱大

6、肠直肠小肠十二指肠肺心三焦脑点(缘中)内分泌皮质下颞额垂前表示内侧穴位三、常见病症临床应用主穴:神门、耳尖、皮质下1.头痛前额:额、胃(阳明头痛)两颞:颞、交感、胆(少阳头痛)头顶:顶、肝(太阳头痛)心肾不交:肝、肾全头痛:额、颞、枕、顶辨证取穴耳尖神门皮质下1.头痛常见病症临床应用主穴:内耳、额、枕、脑点、神门、交感肝阳上亢:心、肝、肾、三焦气血亏虚:脾、胃、肾肾精不足:肾、子宫、内分泌痰浊内蕴:肺、脾、肾、皮质下瘀血阻络:脑干、肾、内分泌、皮质下2、眩晕辨证取穴神门交感脑点枕额内耳2.眩晕常见病症临床应用主穴:神门

7、、心、皮质下、交感、枕、脑干垂前辨证取穴:心脾两虚:脾、小肠肝郁气滞:肝、三焦心虚胆怯:交感、胆心肾不交:肝、肾胃失和降:交感、胃、脾3.不寐交感内分泌脑干神门心枕垂前3.不寐常见病症应用主穴:胃、小肠、大肠、三焦辨证取穴:实秘:肺、神门虚秘:脾、肾、内分泌4.便秘4.便秘大肠脾肺三焦胃皮质下常见病症临床应用5.胃脘痛主穴:神门、皮质下、交感、胃辨证取穴: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者加肝穴脾胃虚寒者加脾穴交感内分泌肝小肠心神门胃脾5.胃脘痛纳呆1、烧心、反酸、嘈杂2、嗳气、胃脘胀满神门胃脾肝6.吐酸7.呕吐神门肝胃脾贲门交感常

8、见病症应用主穴:子宫、卵巢、内分泌、交感、皮质下辨证取穴:寒凝胞中:肾、脾、膀胱、神门气滞血瘀:肝、胆、神门气血虚弱:心、肺、脾肝肾不足:肝、肾8.痛经皮质下卵巢内分泌子宫交感8.痛经常见病症应用主穴:降压点、皮质下、交感辨证取穴:1.肝阳上亢:耳尖、耳背静脉、高血压点、肝、肝阳等放血,2.痰湿雍盛:内分泌、胰胆、三焦。3.虚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