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3内环境与稳态专题复习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3内环境与稳态专题复习

ID:45851335

大小:627.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1-18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3内环境与稳态专题复习_第1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3内环境与稳态专题复习_第2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3内环境与稳态专题复习_第3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3内环境与稳态专题复习_第4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3内环境与稳态专题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3内环境与稳态专题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物Ⅲ>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7讲人体的内环境命题内容:1、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及破坏实例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三个实例:水盐平衡、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命题趋势:综合实验题形式比较普遍,结合实际生活,以调节机制为出发点,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调节的生理过程。体温调节是今年高考热点,难度约在0.65左右。(一)稳态的生理意义体液组成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血浆组织液淋巴体液的概念:人体内所含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体液的成分:(主要是细胞质基质、

2、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等)内环境: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毛细血管壁淋巴循环毛细淋巴管壁淋巴组织液内环境血浆(1)内环境的组成拓展:1、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直接(具体)生活环境分别是什么?毛细血管壁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2、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是内环境的成分吗?分析: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不包括细胞内液。注: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消化液、尿液、汗液等均不属于内环境。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溶液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

3、引力。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高;溶液浓度越低,溶液渗透压越低。细胞外液渗透压:90%来源于Na+、Cl-37℃时人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1、渗透压血浆的主要成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主要差别:血浆含蛋白质较多。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生命起源于海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血浆的pH值能够保持稳定主要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pH为7.35~7.452、酸碱度3、温度人体内环境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

4、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包括水、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pH值、渗透压、温度等多个方面的相对稳定。稳态的维持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稳态的调节能力可以无限吗?什么情况下稳态破坏?稳态破坏后有何结果?法国:贝尔纳----神经调节美国:坎农——神经与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目前认为:稳态失衡时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而发生疾病,但疾病不一定都是因稳态失衡造成的,如遗传病、传染病等。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

5、的理化环境,保证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正常进行,同时内环境也可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产物。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细胞外环境氧气、养料CO2、代谢废物CO2、代谢废物氧气、养料毛细血管壁淋巴循环毛细淋巴管壁淋巴组织液血浆内环境是物质交换的媒介外界环境中的物质体内细胞食物消化系统皮肤、泌尿系统尿素等CO2内环境循环系统血液循环淋巴循环组织液血浆淋巴O2呼吸系统O2呼吸系统(08理综Ⅰ)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

6、从消化道腔进入内环境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体液答案:B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08宁夏)4.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答案:B(08广东生物)12.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

7、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答案:D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传递物质调节方式作用对象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反射弧体液运输迅速较缓慢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短暂比较长(二)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神经冲动激素反射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效应器靶细胞膜上的受体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协调的。(三)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1、体温调节(1)正常数值:37.

8、2℃左右(口腔)、36.8℃左右(腋窝)、37.5℃左右(直肠)(2)意义:是保证酶的活性,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3)温度调节机制: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人体的体温调节体温的来源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产热:散热:主要靠皮肤实现主要是指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体温调节的机制——神经、体液调节(靠完善的体温调节结构和功能实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