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843007
大小:16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8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 )A.统一性与集权性 B.分散性与松散性C.统一性与制衡性D.独立性与落后性2.“至迟在公元前7世纪的末年,王畿内原邑的人民,便会以“夫谁非王之亲”自夸”。材料反映出( )A.“人民”以与周王室联姻为荣B.分封制疏远了同族同宗的关系C.王畿内的人比诸侯国的地位
2、高D.宗法制把王庶子的后裔逐步推向社会下层3.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主是春秋时期的秦景公。墓内发现了186具人殉,另有3000多件珍贵文物,但铁器只有很简陋的几件。这反映了( )A.秦国经济较其他诸侯落后B.秦国政权的集权趋势加强C.秦国盛行残酷的人殉制度D.秦国政权重视农业的发展4.“君主近臣,代起朝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如果这种情形是说汉武帝时代的话,下列史实可以论证这一看法的()A.三公决策,辅助皇帝B.推恩诸侯,维护统治C.攘夺相权,形成中朝D.设中书门下分割相权5.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3、的过程。以下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C.“立嫡以长不以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6.美国学者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 )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7.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
4、四年前后)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分封制D.行省制8.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 )A.宰相权力的扩大B.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C.君主专制的强化D.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9、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选用,而宋代则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这反映了宋代( )A.官员选拔日益严格B
5、.官僚机构日益臃肿C.宰相权力更加削弱D.政府机构趋向精细10.十将军委员会是古代雅典的最高军事机构,将军之职按公民自费服役的传统,不仅没有薪饷而且还要自己出资装备一切,十将军始终不搞抽签而只有选举产生,并可连选连任。十将军委员会( )A.减轻了公民的经济负担B.便利社会上层掌握要职C.增加了奴隶主经济负担D.培养了公民的尚武精神11.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从制度上防止专治以维护民主B.公民大会负责审
6、理大部分案件C.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D.各权利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12、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在讨论雅典政治文明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这两种观点()A.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B.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C.有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D.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13.古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用武力,第二次
7、是用宗教,第三次是用法律。之所以说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B.维护巩固了罗马帝国统治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罪恶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公民权14.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凡高度达15尺的树木,为使其阴影不至损害近邻地区,其周围须加修剪。”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有效调节了社会矛盾C.维护了人们的私有财产D.禁止权利滥用的思想15.下列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B.责任内阁制诞生在“光荣革命”之前C.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D.首
8、相和内阁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