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836845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8
《2017中级会计师经济法冲刺班重点讲义经济仲裁和诉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7中级会计师《经济法》冲刺班重点讲义:经济仲裁与诉讼 2.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程序,是指上级人民法院审理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生效的判决和裁定而提起的上诉案件所适用的程序。 (1)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①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并组成合议
2、庭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①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②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依法改判; ③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④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3)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3.审判监督程序,是指有审判监督权的人员和机关,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
3、错误的,依法提出对原案重新进行审理的一种特别程序,又称再审程序。 (1)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2)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申请再审,应当在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6个月内提出。 根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
4、释,当事人申请再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①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再次提出申请的;②对再审判决、裁定提出申请的;③在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不予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决定后又提出申请的。 上述第一项、第二项情形,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但因人民检察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而再审作出的判决、裁定除外。 (五)执行程序 执行程序是人民法院依法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及其他法律文书的规定,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程序。 1.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和其他应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
5、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申请执行的期间为2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此处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3.申请执行人超过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执行人对申请执行时效期间提出异议,人民法院经审査异议成立的,裁定不予执行。 4.被执行人履行全部或者部分义务后,又以不知道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届满为
6、由请求执行回转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诉讼时效 考点9:诉讼时效的种类及具体规定★★★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不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权利而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上述“法定期间”即是诉讼时效期间。 我国诉讼时效有如下特点: 1.诉讼时效以权利人不行使法定权利的事实状态的存在为前提。 2.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时消灭的是胜诉权,并不消灭实体权利。 (1)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2)当事人未按照规定提出诉讼时效
7、抗辩,却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或者提出再审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义务人履行了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的,法律不予支持。 3.诉讼时效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当事人均应普遍适用,不得作任何变更。 (二)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 诉讼时效只适用于债权请求权,即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所谓债权请求权,是指权利人基于债的关系而产生的、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支付存款本金
8、及利息请求权; 2.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3.基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