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

ID:45833310

大小:2.61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11-18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_第1页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_第2页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_第3页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_第4页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F单元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目录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F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1F3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1F4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综合2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6.F1(xx·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S和放射性同位素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S和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可以用3H标记

2、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来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中DNA的复制【知识点】探索遗传物质的实验。【答案解析】C解析:培养噬菌体的培养基必需含有细菌;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的时间需适当,不能过长,否则部分细菌会裂解死亡释放出噬菌体,影响实验结果;DNA复制不需要嘧啶核糖核苷酸作原料。【思路点拨】根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原理及过程分析。7.F1(xx·浙江效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B.本实验选

3、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知识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答案解析】B解析:噬菌体是寄生生活的,必须在有活细胞的培养基中才能生存,不能直接培养在普通培养基上;实验中搅拌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通过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认是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思路点拨】根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进行分析。42.F1(xx·长春十一中高

4、一下学期期末)由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可知,下列注射物能使实验小鼠死亡的是()A.R型活细菌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C.R型活菌+S型细菌DNA D.R型活菌+S型细菌DNA+DNA酶【知识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答案解析】C18.F1(xx·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如下:①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②将有毒的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③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④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根据上述实验,下

5、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整个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B.实验①、实验③可作为实验④的对照C.实验②和实验④中的死亡小鼠体内都可分离到S型活细菌D.重复做实验①与④,得到同样的结果,可排除S型活细菌由R型活细菌突变而来【知识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答案解析】A解析: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在存在转化因子,没有得出DNA是转化因子的结论。【思路点拨】根据相关实验分析。6.F1(xx·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若l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l个32P标记的噬菌体浸染,裂解后所释放的噬菌体中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B.只有35SC

6、.一定有32P,可能有35SD.只有32P【知识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答案解析】A解析:子代噬菌体是以亲代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合成DNA的,以大肠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因此子代噬菌体一定有35S,但子代噬菌体含有32P的几率为2/2n。【思路点拨】根据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及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分析。20.F1(xx·湖南衡阳八中高一过关考试)用噬菌体去感染细胞内含大量的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知识点】噬菌体侵染

7、细胞的特点【答案解析】B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利用细菌细胞内的物质合成自己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合新的噬菌体个体,细菌裂解后新的噬菌体释放出来,3H存在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故选B。【思路点拨】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特点。21.F1(xx·哈尔滨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为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有人想用含32P噬菌体进行侵染细菌的实验,关于此次实验的做法及分析正确的是A.需用含有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T2噬菌体B.需用已被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已标记的大肠杆菌C.若此次实验上清液中出现了大量放射性,原因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D.离心的目的是让吸附在细

8、菌上的噬菌体和细菌分离【知识点】噬菌体侵染实验【答案解析】C解析:用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用T2侵染大肠杆菌得到32P标记的噬菌体,A错误;用已被标记的T2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