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同行13·陶渊明诗

与诗同行13·陶渊明诗

ID:45780180

大小:331.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1-17

与诗同行13·陶渊明诗_第1页
与诗同行13·陶渊明诗_第2页
与诗同行13·陶渊明诗_第3页
与诗同行13·陶渊明诗_第4页
与诗同行13·陶渊明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诗同行13·陶渊明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13: 陶渊明诗歌章会垠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解题本诗是体现陶渊明躬耕思想的重要诗篇。“庚戌岁”即公元410年(晋安帝义熙六年),这年陶渊明四十六岁,是他弃官彭泽令归田躬耕的第六年。“西田”就是《归去来兮辞》中所说的“西畴”,大约在

2、渊明“园田居”的西边。题中“早”字,可能是“旱”字之误(丁福保《陶渊明诗笺注》)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诗歌起始即指出:人生的终极归依是道,(《荣木》谓:“匪道曷依”。)而衣食则是人生之道的开端。起笔两句,把传统文化之大义—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衣食并举,意义很不寻常:一方面,士固然要“志于道”,但另一方面,陶渊明从切身的“饥冻”中体认到生存需要的满足乃是人生之道的前提、开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然而,如何获得“生生所资”的衣食,却是一个可以用来观察士的品性的途径。《归去来兮辞序》中曾明言“耕织不足

3、以自给”而“尝从人事”,但这种“口腹自役”的生活终于令其体认到“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毅然归隐。可见陶渊明退隐躬耕显然不是为着经济上的目的,而是为了内心的安宁!通过躬耕来追求内心的安宁,并非缘木求鱼,不可思议,这在中国文化史上并不少见---中国诗人把农业生产的意义,从经济层面拓展到心灵层面,耐人寻味。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从开春就下田从事耕种,到秋天,终于有了一番还算可观的收成。“常业”:农业生产,从春天播种,到夏天管理再到秋天收获,年复一年,并无多少变化,故谓“常业

4、”。“理”者,从事也。此字用得很郑重,显示诗人对待农业生产的态度十分严肃。诗人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躬耕中得来的收获,不仅令诗人倍感自豪,还令诗人体验到自然之道的真实无欺。平淡的语言蕴涵着的欣慰之情,是多么真实、淳厚。参读:陶渊明《劝农》其五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儋石不储,饥寒交至。顾尔俦列,能不怀愧!儋(dàn),量词。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重量单位,120斤为一石。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回顾一年的劳作,可谓有苦有乐。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就下田劳作,日落时才扛着农具回家。“

5、微勤”谓其虽勤苦,却因身份的卑微而无人挂怀(非谦言其劳作的辛苦)。《归园田居》(其三)亦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其实是农民的基本作息时间。《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诗人相信:自食其力,乃是连神灵也无法改变的法则。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此二句关合题目,写眼前收稻之时节,已曲曲道出稼穑之艰难。从春到夏至秋,终于盼来了收获。收获的喜悦与劳作的辛苦俱存。山中气候冷得早些,霜露已多。农历九月中,正是霜降时节呵。四十六岁的渊明,已感到年岁不饶人。“饶霜露”

6、、“亦先寒”的表述,不仅写出诗人躬耕的辛苦,还包含着对天下农夫的同情,同时潜藏着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几多悲辛体验。(陶渊明作为儒学之士,本不该成为一位农夫。)以上四句,下笔若不经意,却概括写出一年春种秋收的苦辛。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田家岂不苦”一句,以诘问句总结前文,意味深长:“田家”的劳作,可不是一种“休闲”;正是在躬耕过程中,诗人不仅对“田家”产生了同情,更产生了尊重---正是这些大地之子,以他们的辛劳,养活了人类,创造了文化!“田家”,兼指农夫和诗人自己。诗人以“田家”自居,可见其在思想与情感

7、上,已经视自己与农夫为平等。因为深感田家苦,诗人深知田家都有摆脱此种苦难的愿望。然而,一般的农夫只能接受其作为农夫的天命;而陶渊明作为农夫,则是其自我选择的结果---其实,这乃是不得已的选择,亦是诗人的天命!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诗人之不得不退隐躬耕,不是因为“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而是因为深知“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异患”,指人生本不应有的忧患与祸患。魏晋以降,时代黑暗,士人生命没有保障。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何晏,司马昭杀嵇康,以及成都王司马颖之杀陆机、陆云,皆是显例。陶渊明时代,以刘裕

8、为代表的执掌权柄者,更加残忍。所谓“异患”,首先即指这种旦夕莫测的横祸。再说,即便免遭杀身之祸,而为五斗米折腰,在“质性自然”的渊明看来,也是一种“异患”。渊明意识到在这黑暗时代,唯有退隐躬耕,才能免于异患。他庆幸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躬耕,有苦,也有甜---非亲历者不能体验。收稻归来,已是宁静的黄昏。洗手浴面,在自家屋檐下,以充实而安宁的内心,面对秋日夕阳下厚实的田野,丰收的稻谷,休息,饮酒,很是惬意开心。“散襟颜”一语极富表现力:不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