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县防洪预案

定南县防洪预案

ID:45773842

大小:90.96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9-11-17

定南县防洪预案_第1页
定南县防洪预案_第2页
定南县防洪预案_第3页
定南县防洪预案_第4页
定南县防洪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定南县防洪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总贝〔I2二、基础资料32.1流域概况32.2社会经济现状62.3水利工程基本情况72.4洪水特征92.5洪水风险分析及制作风险图16三、防御洪水方案193.1防洪预案所属流域193.2流域概况203.3流域洪水特征和历史洪水203.4流域内水利工程现状213.5重点防护对象223.6防御设防标准以内洪水方案233.7防御超标准洪水方案253.8防御突发性洪水方案263.9礼亨水库防洪预案283.10九曲水库防洪预案333.11长滩水库防洪预案363.12转塘水库防洪预案403.13长乐水库防洪预案43四、防洪预案实施措施464.1实施措施4

2、64.2洪水预报464.3防洪工程监测474.4防洪工程防护抢险474.5人员转移安置494.6救灾物资及防疫504.7岗位责任制514.8技术责任制514.9抢险队伍524.10通信联络524.11物料准备53—、总则为了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按照《国家防洪标准》防御各等级洪水,维护全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县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编制定南县防洪预案。本预案是全县抗御洪水的作战方案,是县政府及县防汛指挥机构实施指挥决策、防洪调度、抢险救灾的依据和基础。1.1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

3、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家防总办公室制定的《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赣州市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讨论稿)》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制定本预案。1.2编制目标。定南县主要流域可分为赣江和珠江两大流域,除九曲河发于安远外,县内其它所有河流均发源于县境内。其中珠江流域占70.9%,因此本预案的重点是珠江流域,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等级洪水灾害而预先制定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有效地控制洪灾的发生和扩展,最大限度

4、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1.3预案内容。本预案内容主要包括原则要求、基础资料、防御方案、实施措施等。在编制过程中,根据本县实际情况,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1.4编制原则。编制本防洪预案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做到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按照各有关部门及行业的职能特点,做好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尽可能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切实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实施工作。本县的行政首长对所辖区内的防洪预案实施负总责,县长担任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总指挥,负责

5、本县防汛抗旱的全面工作;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县人武部长,县水利局长担任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副总指挥;与防汛有关的县政府工作部门和驻县有关单位为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成员,并根据各部门的特点既要做好本部门防汛工作,又要按照县防汛指挥部统一部署和防洪法规的有关规定,做好防洪预案中规定的准备和实施工作。本预案按照全县防洪工程现状、社会经济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编制,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将不断地进行修订。二、基础资料2.1流域概况2.1.1自然、地理概况定南县位于江西省南端,东经114。46,-115°23,,北纬24°33,~25°05,,南北

6、长约59.0公里,东西宽约55.0公里,东邻寻乌、安远;南接广东和平、龙川;西连龙南,北毗信丰,全县总面积131&7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86%,其中赣江水系土地面积407.68km2,东江水系土地面积911.04km2o2.1.2地形、地貌本县境内以北高南低、西高东高,呈西北南东方向延伸,地形以低山、中低山、丘陵为主;以西南部谄美山的登高亲山(海拔高1062.6米)和东部镇田大山地崇为最高峰(海拔1072米),鸡龙嶂为第二高峰(海拔1026.9米),东南部最低点是九曲河口(海拔约156.0米),岭南相对高差916.0米。北部以马尾山为最

7、高峰(海拔约920.6米),最低点为月子河口(海拔约270.0米),岭北相对高差为650.6米。按照本县的地形形态特征和生成原因,划分为2个地貌单元:⑴侵蚀构造中低山地貌:分布于县境内北部的迳脑、玉石管下以西马尾山,三亨石灰窑及东部的鹅公、镇田等地,面积约700km2,由震旦系,寒武系混合岩,珠罗系碎屑石燕山期花岗岩组成,是地壳在上升的条件下,经受强烈的侵蚀切割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形态。该地貌山体高大陡峻,山脉走向北东,相对高差为350〜600米,山坡坡度一般为30°~40°,沟谷深切,多狭谷,沟谷形态呈“V”型状态,谷底谷坡基岩深露,风化强烈,植被

8、良好,多为松杉。(2)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分布于县境内东部及南部广大地区,北西一带也有分布,由震旦系寒武系变质岩、混合岩、白垩系下统红层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