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763785
大小:13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7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习练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习练题(5)李仕才一、选择题1、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材料中的“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A.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C.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D.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材料“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指的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正确;郡县制是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是实现统一的保障,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以民为本的
2、治国理念,故B项错误;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废除了贵族特权,并未强化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2、《明世宗实录》载:“先是都察院差御史巡盐,(皇帝)批答稍误,以未下阁臣票拟也。刑科给事中黄臣谏曰:‘我朝设立内阁,……凡百章奏,先行票拟。今使内阁虚代言之职,中贵肆专擅之奸,关系匪轻,渐不可长。容臣封还原本,以重命令。’疏入,即改批如制。”下列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阁臣票拟严重制约了皇权B.内阁地位较明初大为下降C.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D.皇帝批答须先经内阁票拟【答案】D【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制3、先秦时官营手工业作坊产品上都刻有工种及制作工匠的名字,以此来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但考古资料显示,河北武安县发掘的10座战国晚期窑址中,出土了许多单独刻有生产者姓名印记的陶器、陶片。这说明A.官营手工业注重保证质量B.“工商食官”制度已被打破C.国家规范了民营手工生产D.工商业经营范围得到扩大【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先秦时官营手工业作坊产品上都刻有工种及制作工匠的名字,说明官营手工业由政府掌控,而到了战国晚期,出土了许多单独刻有生产者姓名印记的陶器、陶片,说明民营手工业兴起,“工商食官”制度已被打破,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明“以此
4、来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无法体现注重保证质量,故A项错误;通过材料中产品上刻有的记录来看,官营手工业更显规范,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发生变化,没有体现经营范围,故D项错误。4.朱元璋即位之初,“严私铸之禁”,甚至将严禁私铸铜钱一项载入《大明律》。此后不久下诏:“凡私铸铜钱,准许作为废铜送至官府,官府每斤给制钱一百九十文(官方规定铸钱每斤160文)偿之。”这一变化A.反映出铜矿资源的丰富B.表明私铸法令被严格执行C.说明私人冶铸获利丰厚D.客观上鼓励了私人铸钱【答案】D5、古代东西方都曾展现出对人类自身认识上的自觉,其中主张正确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以道德上的律己来调整社会矛
5、盾的思想家是( )A.孔子 苏格拉底B.老子 普罗泰格拉C.孟子 柏拉图D.庄子 亚里士多德【答案】A6.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A.铲除三代遗迹建立全新制度B.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C.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D.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答案】B【解析】从材料反映的百家争鸣中儒家、法家、道家和墨家的思想主张来看,均是从如何维护统治的角度各自提出政治主张,因此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A、C、D项。7、(山东省菏泽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
6、题)1928年2月,在《中央复广东省委信》中指出:中国革命事实上形成了“农民割据”的特殊方式,但这种割据的发展“必须取得”各区域内的较大城市,而工人阶级的领导权就要“在这上面”表现出来。这实质上表明A.革命重心转向农村地区B.广东率先实践“工农武装割据”C.民主革命获得实质进展D.“城市中心道路”占据主导地位【答案】D8.李泽厚先生曾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作为解释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许多错综复杂现象的基本线索,认为“现代中国在启蒙与救亡这两重同等紧迫的使命之间徘徊,从一个极端跳跃到另一个极端,最终救亡压倒了启家”。李泽厚此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最好诠释是A.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运动B.甲午中
7、日战争与戊戍变法C.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D.两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答案】C【解析】材料“现代中国在启蒙与救亡这两重同等紧迫的使命之间徘徊,从一个极端跳跃到另一个极端,最终救亡压倒了启蒙”是指启蒙与救亡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起初这两个主题是同步发展、相得益彰的,但一段时间后,民族危亡局势和越来越激烈的现实斗争,改变了启蒙与救亡的平行局面,最终“救亡压倒了启蒙”,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指新文化运动最终让位于五四爱国救亡运动。故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