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751328
大小:1.43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17
《无锡--太湖明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锡太湖明珠,中国无锡地名由来相传周、秦间锡山产锡,至汉朝锡尽,故名“无锡”。新莽时锡复出,改县名为“有锡”,东汉初为无锡。这一说法见于唐朝陆羽《惠山寺记》,谓:“山东峰(按:指惠山东峰,即锡山),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无锡县,属吴郡。”这一说法,历代无锡地方志都相沿记载。但清光绪《无锡县金匮县志》认为:“王莽时大改郡县之名往往与旧名相反”,所谓“锡出而更名,孝顺时锡竭而复旧,殆不足据。”另一种说法认为“无锡”是古越语地名之一。“无”是发语词,无实义,“锡”的原义
2、因古越语佚亡已久,无从考证。这一说法是当今一些地名学者、语言学者、历史地理学者在总结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对江浙地区大量地名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结论。“无锡”和江浙地区其它许多地名,如夫椒、余杭、句容、姑苏等一样,都是属于齐头式地名,冠首字虽然写法不同,但古音相合或相近,都是古越语的发语词,无实义。这些地名随着古代吴越地区的氏族迁徙、流散和与华夏族的融合,原义渐至湮没,但一部分却因用汉字记录同样的音而保存下来。又有学者认为,“无锡”是因为生活在无锡的一个古越人部落以一种“治鸟”为图腾而得名,其本义应上“神鸟”恩。历史建制
3、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无锡县,治今无锡城区,属会稽郡。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为无锡侯国;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复为县,属吴郡。王莽时(公元9年)改名为有锡县,东汉光武年间复无锡县。三国时,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教尉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同城而治,均属常州府。历史文化无锡文化之源长江、黄河文化结合。无锡建城的历史3000年,但史前文化可直
4、溯8000年前。无锡彭祖墩、江阴祁头山、宜兴骆驼墩考古成果表明,早在河姆渡——马家浜文化时期,无锡已有丰富的史前文化。江阴出土的用于祭祀的玉琮,一毫米内刻有数条纹线,软玉硬似金属,刻功令人惊奇。无锡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后属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太湖流域长江三角洲“良渚文化遣址群”中出土的五千年前一位军事首领墓中有48把石钺、琮、壁、镯、玉钺、钩、玉礼器等珍品,有力证明华东地乃泱泱大区、灿灿古文明区。返回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春秋时期,吴国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政治上、军事上也十分强大。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无锡已有冶
5、铁、铸铜、制陶、髹漆等手工业门类,农业生产已使用铁器农具和牛耕技术。六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迁,无锡治湖筑圩,水利设施大量兴建,农业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无锡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城中金银、彩帛、烟酒、油酱、食米等作坊错杂开设,市场繁荣。无锡成为富庶江南的一块宝地。明清时期,无锡“春豆夏麦,秋收禾稻,中年之岁,亩得三石”,成为全国“米仓一区”。至清代中叶,无锡有“布码头”之称,与汉口的“船码头”、镇江的“钱码头”,并称为长江“三码头”历史名人太伯(tàibó,一作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
6、。姬姓,商末岐山(在今陕西)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长子。太王欲传位季历及其子昌(即周文王),太伯乃与仲雍让位三弟季历而出逃至荆蛮号勾吴。泰伯与无锡相传3280多年前,商周文化在黄河流域有了较快发展,农耕技术有了较大进步。位于陕西渭水流域歧山下周地牗今陕西歧山县牘周太王有着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又生昌,有圣德,太王因有翦商之志,而泰伯不从,太王遂欲传位季历以及昌。”泰伯听了太王之言,权衡自己的实力,决定成全父亲的心愿,避免龙蛇之争的祸害,决心让位于三弟季历,并说服二弟仲雍备了马匹、行李和一些干
7、粮,趁父亲生病时,托言往衡山采药,离开周原。不久,周太王病逝,季历与众臣要求泰伯接位,泰伯不受。后为摆脱季历纠缠,便和仲雍举族南迁,奔走了三千多里地,来到了无锡梅里避居下来。泰伯来到无锡梅里后,“断发文身”,决心开辟荆蛮之地。他把黄河流域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先进经验传授给荆蛮部落,在生产上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种了水稻又种麦子,粮食产量大为增加。同时率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改“以堵为疏”,开挖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港和九条支流、河浜,大大便利了农田灌溉,又发展了交通运输。泰伯还教民栽桑
8、养蚕,饲养鸡鸭牛羊,使江南一带的生产逐渐发达起来。在生活上,泰伯教化乡民改“半生为食”为全熟为食,使人们的体质不断增强。居住条件改“搭棚为窝”为建村立巷,把分散的土著居民适当集中起来,建立了著名的江南第一村--荆村、江南第一巷--蛮巷。返回泰伯是开化江南的始祖,吴文化的创始人。“西有黄帝陵,东有泰伯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