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友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预案

【贲友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预案

ID:45748081

大小:61.4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7

【贲友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预案_第1页
【贲友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预案_第2页
【贲友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预案_第3页
【贲友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预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贲友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本课教学之前,学生需学习六年级上册“认识比”“求比值.化简比”。“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预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贲友林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把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屮,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屮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感受数淫定义的准确性。教学过程:一、认识1、定性把握演示:将一张长方形照片(图①)长边拉长(图②)、宽边拉长(图③)、长边与宽边都按相同倍数拉长(图④)。辨析:三幅

2、图屮,只冇一幅图符合数学意义的放大。你认为是哪一幅呢?为什么?认识:长方形放大时,长、宽都要放大相同的倍数。2、定量刻画思考:通过刚才的辨析,我们认识到图④是图①放大后的图形。再看图①与图④,图④是放大了,放多大呢?我们怎样表述呢?岀示图①、图④的冇关尺寸。学生尝试定量刻画,表述怎样放大。自学教材,认识如何用“比”表述图形放大。3、梳理认识交流:关于图形的放大,要注意什么?探讨:原来的图形,如果按1:2处理,是放大吗?思考:氏方形按照1:2缩小,氏和宽都是原来的儿分之儿?二、揭题三、巩固四、操作

3、把一个氏方形按3:1的比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把一个氏方形按2:!的比缩小,画出缩小后的图形。五、解释交流:在生活中,放大和缩小的现彖有很多。大家能举例说说吗?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有关复印机、显微镜中的表述放大与缩小的“说法”,学生解释。教学思考:“基于学生”的数学教学,即数学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学习方式、学习情感,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设计适切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在这节课中,试图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上述思考。1、尊重学生的已知、已有,重建对图形“放

4、大”和“缩小”的理解。毋庸置疑,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淀了有关“放大”和“缩小”的认识,放大,使图像、声音、功能等变大;缩小,使由大变小。而这,也就构成了本课学生数学学习的特定视界。基于此,新课伊始,同时呈现图形的“拉伸”与“放大”,在对比中认识“放大,长和宽都要放大”,进而,又以反例,以反衬正、以反激正,促进学生完善认识“放大时,长边放大的倍数和宽边放大的倍数应相等”。在完成对“放大”的定性认识之后,紧接着,探讨关于放大的定量刻画。当我们谈及“放大”和“缩小”时,很容易直觉认为把

5、原图边长扩大2倍,即按1:2放大,或许还会像学生所说的由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作出回答“4:1而数学上的规定,恰恰是2:1。本课的教学处理,先让学生把错误的想法暴露出来,继而引发学生看书自学的内在需求,并在交流中去伪存真,实现观念替代。2、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组织学生按指定的比将一个图形“放大”和“缩小”。在教材中,例2是组织学生把一个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教材是这样陈述的: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放大后的图形长、宽各是几格?缩小后的图

6、形呢?在这节课中,改成如下陈述: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后的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后的图形。陈述变得简单了,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更大了。而陈述句中的填空,是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误点”进一步巩固对表示“放大”的比与表示“缩小”的比的认识。画的过程,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索操作、独立完成。“不教”,是因为学生有能力学,不需要教师教。不过,“放”与“收”是需要平衡的。画完放大与缩小长方形之后的观察、比较与交流,促进学生认识图形的各部分长度都是按指定的比发生变化的,而角的度数不发生变化。3、着眼学

7、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对“放大”和“缩小”的认识。本课的学习,从数学角度看,为后继比例的学习以及中学里相似形的学习奠定基础。而“放大”和“缩小”,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正是在对生活中放大、缩小现象的解释过程中,巩固对新学的“放大”和“缩小”的认识,又让学生觉得“原来如此”“有意思”“好玩”。当学生以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现象时,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在更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一般教学时,我们考虑的是“怎么办(howV的问题,然而,我们首先要关注事实,也就是“是什么(

8、what)”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whyT的问题。在这节课中所说的为什么,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为什么要将图形放大;而是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探讨:为什么长方形的长、宽扩大相同的倍数,才定义为放大,如果仅长拉伸,或仅宽拉伸,可否称之为“放大”;或,长、宽都拉伸,但拉伸的倍数不同,为什么也不能称之为“放大”?这样“为什么”的问题研究,促进学生对“数学”增添了一份感悟与理解。总之,本课教学,力求调度学生已有的认知,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层层递进的安排中帮助学生逐步澄清认识,建构正确的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