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743650
大小:59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7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1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3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7年12月14日,著名诗人余光中逝世。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代表作《乡愁》自创作以来在海内外广为传诵,引起无数海内外华人的共鸣。《乡愁》引起共鸣说明()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传统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③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2、至今仍发挥着作用④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激发出人们的思乡情结和爱国情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国家宝藏》把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通过历史剧方式带领观众“穿越”,实现与“文物制作匠人”的对话,让文物“活”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该节目的成功说明()①人类的文化作品离不开电视媒体②现代科技促进了文化传播手段的根本变革③文艺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④“活”的文物能充分展现自身的文化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近年来,中国戏曲频频走出国门,唱响国际舞台。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全本京剧《白蛇传》、豫剧《程婴救孤》等,在美、英等国剧院演出,将中国戏曲的曼妙
3、与华美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同时,也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诚、守信等理念传播出去。这种坚持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的行为旨在()①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②加强传统戏剧对外文化渗透,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③促进中华文化传播,推动世界戏剧文化的发展与繁荣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外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8年1月1日,新版歌剧《白毛女》绽放南京江苏大剧院。这一部歌剧先后有七名曲作者参与创作,尽管时代变了,演员表演风格不尽相同,但《白毛女》所蕴含的追求正义和与命运抗争、艰苦奋斗等精神内核没有丢失分毫。这启示我们,进行文艺创作要()①把社会效
4、益放在首位,不再追求经济效益②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指导思想的多元化③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诉求④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17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和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在河内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欢迎宴会并致辞。习主席表示,中国和越南一直相互影响,中越文明交流互鉴不仅丰富了各自文明成果、促进了社会进步,也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表明()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推动经
5、济发展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讲好中国故事,是消融“语言壁垒”和“文化隔膜”的重要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并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更重要的是把中国故事背后的“道”讲清楚,让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受众爱听、想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材料表明,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①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和睦相处②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③促进不同文明交流,消除文化隔阂和文化差异④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当代唐宋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友冰在《考槃在涧——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
6、中指出:意境是指客观事物与诗词作家思想感情的和谐统一,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真实生活,却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说的便是艺术创作的意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诗词的意境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人脑的机能B.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C.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D.诗词的意境是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8.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追求精益求精的传统,有“一丝不苟”的说法。古人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他们
7、持之以恒,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这正是今天我逐步走向制造强国所应大力倡导的“工匠精神”。大力倡导“工匠精神”的哲学依据是()①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②认识源于实践,又推动实践的发展③正确的意识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④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9.“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迄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