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734320
大小:10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7
《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杭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王朝实行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度,使周王同姓、母弟和异姓功臣于各要冲地区建立了封国。该制度()A.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C.有利于巩固西周统治D.使贵族政治影响周边民族2.王国维认为,商代的权力继承“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结果造成“商王
2、中丁以后九世之乱”。西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完善了( )A.禅让制B.皇帝制C.分封制D.宗法制3.有学者认为,秦朝的郡县政府具有中央性,中央指挥郡县如“运诸掌然”。以下说法符合材料原意的是( )A.郡县机构仿照秦代中央官制设置B.郡县制始终适应封建国家治理需要C.郡县制使中央得以垂直管理地方D.郡县制彻底根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4.秦汉时期,当皇帝难以决断军国大事时,便召集群臣,商谈解决方案,并由丞相领衔上奏,供皇帝做出决策,这被称为朝议制度。朝议制度()A.说明国家大事由群臣决议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有利于决策做到集思广益5.科举制
3、是古代中国重要选官制度。下列对科举制的评述,正确的是()A.孝廉和贤良是科举制的主要考察科目B.依据中正官对不同人才所定品级授官C.适应了隋唐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根据家族血缘关系确定各级官员任命6.中国古代王朝为加强对封建官僚的监督,建立了相对独立于行政系统的监察系统,在中央和地方均设置监察官。下列负有监察职能的官职是( )A.御史大夫、刺史B.三司使、刺史C.监御史、枢密使D.御史大夫、节度使7.唐代宗时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门下省B.中书省
4、C.御史台D.尚书省8.元史学会会长李治安先生说:“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这表明()A.行省是临时性机构B.行省具有二元化特点C.行省不是地方政府D.行省与秦汉郡县无异8.钱穆先生指出,明朝历史上,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始终没有超过正五品,因而“其官仍以尚书(正一品)为重”,其署衙必曰:“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这是因为( )A.朝野普遍认为阁臣头衔无足轻重B.六部尚书掌握朝廷的实际决策权B.明内阁不是法定的权力中枢机构D.明朝六部尚书逐渐沦为内阁属官
5、10.清代军机处有官无吏,因此其洒扫庭院、勤杂送水等工作皆由15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充任。这说明清代军机处( )A.独掌政务决策大权B.职官简练,事物清闲C.理政人员素质低下D.重视保密,较为封闭11.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又被英国称“通商战争”,英国人如此看待这场战争是为了( )A.肯定战争的正义性B.纪念这次战争影响C.粉饰侵略战争性质D.强调战争爆发原因12.1845年,中英双方共同公布了《上海土地章程》。其中规定:将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以为建筑房舍及居留之用。这一条款导致 ( )A.清朝政府企图讨好英国B.清政府外交趋向
6、近代化C.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D.上海开始成为通商口岸13.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描述某条约时说:“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所说的条约()A.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B.使中国走上了近代化道路C.开放了中国整个沿海地区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14.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但《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又重新回到了“以华治华”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清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B.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C.帝国主义力量的相对削弱D.西方列强的矛盾激化15.1901年,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所列12
7、项要求分为:惩罚性、预防性、赔偿性等几类条款。下列内容中属于“预防性”条款的是()A.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B.惩治附合与支持义和团的官员C.发生反帝斗争的地区暂停科举D.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馆界”16.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因此,它的“惨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具有空想性B.革命任务不明确C.目标不清晰D.指导思想不科学17.宋美龄对张学良的评价非常正面,曾说(在西安事变中)“他(张学良)不要地盘,也不要钱,他要牺牲。”宋美龄对张学良如此评价其依据主要是西安事变()A.彻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