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 岳麓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 岳麓版必修2

ID:45716062

大小:30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6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两汉时期,塞北(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在当时四大经济区中,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是(  )                A.山西、江南B.山东、江南C.龙门碣石以北、江南D.山东、山西解析两汉时期的四大经济区中,地处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经济实力较强,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答案D2.中国古代某一经济区,战国时属于秦地,大体以关中为主,后又扩展到河西、巴蜀等地。这一经济区属于(  )A.山东B.山西C.江南D.龙

2、门碣石以北解析根据关中、河西等地名很容易判断出该地属于山西经济区。答案B3.在汉代,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相差较大,根本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B.统治政策的差异C.生产力水平的差异D.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解析汉代江南地区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所以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答案C4.隋唐时期我国城市的发展明显具有从西向东、由北向南的趋势,东南地区的城市数量越来越多。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B.南方手工业大大发展C.南方交通发展超越北方D.南方成为经济重心解析隋唐时,江南成为粮食的重要产地;安史之

3、乱后,我国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最终完成了南移。材料即反映了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故选A项。答案A5.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B.南朝C.隋朝D.南宋解析由经济重心在南方这一现象,可以判断应是在南宋时期。答案D6.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的说法,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带来政治重心南移B.政治重心南移带来经济重心南移C.经济重心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D.南方自古以来人才聚集解析“财赋之地”反映了经济重心

4、地位,“人文渊薮”反映了文化重心地位,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7.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解析东晋时期,黄河流域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的开发。唐末五代,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进一步促进了江南的发展。南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答案D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下图是我

5、国汉代山西、山东、龙门碣石以北、江南四大经济区。材料二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材料三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两大经济区域所在地。简述这一重心地位形成的原因。(2)材料二反映了江南经济的什么特点?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这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1)山东和山西地区。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口稠密。(2)特点:耕作方式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

6、原因:生产力水平低,生产工具和技术落后。(3)信息: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说明:经济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南方。能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以长城为界的农耕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B.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C.自然条件的差异D.统治政策的差异解析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各大经济区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差异。答案C2.《战国策·赵策》中“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贾谊《过秦论》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其中的“山

7、东”是指今天的(  )A.山东省B.函谷关以东C.太行山以东D.中原地区解析注意材料中的“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战国时除秦外,六国都在崤山、函谷关之东,由此可知“山东”是指今天的函谷关以东地区。答案B3.“北来在此安家,远行从此启程,八闽百越赣州推本;离境于斯似客,立业以斯为始,四海五洲贡水溯源。”这是对福建、广东、江西边区客家文化的概述,客家文化的奠定时期是在(  )A.魏晋南北朝时期B.两宋时期C.秦汉时期D.五代十国时期解析注意题干设问角度“奠定时期”“北来在此安家”指的是人口流动;“立业以斯为始”是指从此安家立业。综合

8、判断,两晋之际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奠定了客家文化的基础。答案A4.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