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仿真预测卷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仿真预测卷(六)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西周的政治体制中实权下放、虚权保留的模式,在彼此矛盾激化、亲情疏远的情况下,自然不再温情脉脉,春秋时代也便有且只有僭越频发的可能。材料中评价的政治体制为(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礼乐制度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实权下放、虚权保留的模式”“矛盾激化、亲情疏远”“有僭越频发的可能”可判断该政治体制是分封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分封制下,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
2、较大的独立性,但到西周晚期周王与诸侯矛盾尖锐,血缘关系疏远,出现了僭越现象,故A项正确。宗法制是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的制度,与题意无关,故排除B项;郡县制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排除C项;礼乐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D项。2.中国古代某一学派“强调个人的种种奇念怪想和顺从大自然”,他们认为理想的统治者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以下主张属于该学派的是( )A.“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B.“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C.“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D.“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中“
3、顺从大自然”“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学派属于道家。A项反映的是墨家的兼爱思想;B项是儒家孔子的思想;C项是儒家荀子的主张;D项是道家庄子的主张。故D项正确。3.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公元前230年的某一天,一官员上朝见到嬴政后高呼大王B.公元前220年,太仆张某奉秦始皇之命购买上等良马C.公元前216年某月,李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负责该郡的民政、军事和监察D.公元前206年某月,身在咸阳的方某用小篆给家人写了封平安信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4、,而秦王完成统一是在公元前221年,故A、B两项表述正确,排除。“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域,“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等职责,因此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以小篆为通用的字体,故D项表述正确,排除。4.(2018·9浙江宁波高三“十校联考”)“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开始被取代是在( )A.商代B.西周C.春秋战国D.西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依据材料“砍山”“众木尽噘
5、”“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可得出这种耕作方式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个体农耕经济逐渐取代刀耕火种,故C项正确。5.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唐代是中国专制时代历史上最为灿烂光辉的一页。下列有关唐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出现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 ②商人受鄙视的情形开始转变 ③怀素和张旭擅长“狂草” 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故①不属于唐代;宋代商人受鄙视的情形开始有所转变,故②不符合唐代情形
6、;③④均符合唐代史实。故A项符合题意。6.据《元史》记载,中书省右丞相张启元曾“行中书省于平阳、太原等路”,中书省左丞相耶律铸曾“行山东”……他们“事毕还朝,其中书省宰执职务依然如故”。这反映出元代( )A.中央集权的逐步削弱B.行省和中书省互为表里C.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D.省官互迁制度得到完善答案:B解析:材料“中书省左丞相耶律铸曾‘行山东’……他们‘事毕还朝,其中书省宰执职务依然如故’”反映了行省代表中央治理地方,体现了行省和中书省互为表里,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故A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省官互迁
7、制度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7.(2018·9浙江台州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思想家陆九渊曾赋诗:“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其主张( )①强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②扫落枝叶,直奔主题 ③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④愚夫愚妇与圣人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根据材料“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可知人见墟墓便兴起悲哀之感,见宗庙即兴起钦敬之心,这悲哀钦敬之心正是人所共有的千古不
8、磨之心,反映了陆九渊扫落枝叶,直奔主题,明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②正确。由材料“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可知,易简质朴直达本心的为学之道才是永恒的大事业,旁求索不着根本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