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5704157

大小:1.06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1-16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六校协作体高一期末考试试题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上述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铁犁牛耕C.耜耕D.耦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耕作方式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能力。材料中

2、“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B意味着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排除;C即石器锄耕,排除;D是两牛犁耕法,排除。故本题选择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刀耕火种2.李成贵在《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中写道:“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小农”成为“最重要的变量”的原因是A.人口数量较大B.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C.地域分布广泛D.封建土地所有者【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

3、识可知,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赋役的主要来源是小农,故“小农们……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故B正确;人口数量并不等于赋税收入,这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小农的地域分布,不是影响赋税收入的直接因素,故C错误;在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发展使很多小农失去土地,不再是封建土地所有者,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小农……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封建国家的赋役的主要来源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3.“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

4、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答案】D【解析】在古代中国,土地兼并问题没有得到基本解决,排除A;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宋代经济的发展与唐末五代经济发展的关系,所以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并没有长治久安,排除C;由材料“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可知,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

5、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所以答案选D。点睛:教材上一般只讲述了土地兼并不断严重的情况以及统治者解决土地兼并的措施,并没有涉及到宋代的不抑制土地兼并,因此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学习。4.史学界普遍认为:到南宋时期,南方正式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主要是因为A.南宋的都城在南方B.南方是农业区,北方是畜牧区C.南方成为最主要的粮食产区D.工商业城市、都会主要集中在南方【答案】C【解析】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该地区的粮食产量是不是在全国占主导地位,故南方成为最主要的粮食产区,就说明南方正式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故C

6、正确;经济重心的判断标准并不是都城所在地,故A错误;农业区或畜牧区,属于区域生产方式的不同,与粮食产量无关,故B错误;工商业并不是判断古代经济重心的依据,故D错误。故选C。5.据下面表格推断正确的是中历公历江南地区人口总数西汉元始二年2年2507188东汉永和五年140年6294801唐天宝元年742年10579726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14580885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35987111A.东汉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安史之乱对南方人口影响甚微C.玉米传入中国养活了众多人口D.明初休养生息政策推动南方人口增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

7、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A项应为安史之乱之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项与史实不符;C项在朱元璋时期玉米还没有传入,此时新航路还未开辟。故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明初休养生息政策6.官营手工业在劳动力的使用上经历了从征役制到雇佣制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商品经济的发展C.工匠们的反抗D.官营手工业日益失去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征役制到雇佣制的变化,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这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生产力的进步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故官营手工业从征役制变为雇佣制,故B正确;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也是

8、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故A错误;工匠们的反抗,不属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并不是主要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