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2019年高考地理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ID:45693905

大小:3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6

2019年高考地理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_第1页
2019年高考地理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_第2页
2019年高考地理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_第3页
2019年高考地理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_第4页
2019年高考地理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地理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考地理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能根据相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三个基本原则。自主学习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采集渔猎崇拜自然人类与环境保持原始平衡农业文明改造自然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增强,环境遭到破坏工业文明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2)人类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2.环境问题的成因(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2、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2)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3.环境问题的分布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土地荒漠化等危及人类的生存局域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等,有些演变成社会公害,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以及发达国家污染严重工业的转移,环境问题更为严峻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2.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3、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3)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合作探究一.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及表现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二.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典型案例环境问题具体表现主要原因典型案例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4、太湖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垃圾围城现象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康菲石油公司漏油事件噪声污染建筑、娱乐、交通城市噪声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滥伐、滥垦、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等华北平原次生盐渍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烃化合物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恶化、沙漠扩大、南极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减少白鳍豚灭绝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滥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资源短缺水资

5、源短缺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华北平原的春旱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耕地减少、草场退化能源短缺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三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与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原则内容要求公平性原则资源分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包括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保证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危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

6、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共同性原则全球采取共同行动,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达标训练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区域反映的历史时期及所对应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B.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C.采猎文明时期—征服自然D.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2.图示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①植被破坏②水土流失③酸雨危害④环境污染A.①②B.③④C.①③D

7、.②④答案1.B2.A2011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闭幕,会议最终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绿色气候基金等方面达成多项成果。专家预计,在强化低碳的背景下,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读图,回答3~5题:注 圆形大小反映的是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3.有关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率与碳排放总量呈正相关B.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C.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D.中国、美国应承担相同的减排责任4.美国和加拿大先后退出《京都议定书》,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主要原则(  )A.共同性B.持续性C.公平性D.阶段性

8、5.低碳发展时代的中国,应采取的减排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 ②减缓工业化进程 ③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开发新能源A.①②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