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687974
大小:69.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6
《宽带薪酬制度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宽带薪酬制度范文 宽带薪酬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变成只有相对较少的薪酬等级以及相应的较宽薪酬变动范围宽带型薪酬结构作为一种与企业组织扁平化、流程再造、团队导向、能力导向等新的管理战略相配合的新型薪酬结构设计方式应运而生宽带薪酬最大的特点是压缩级别将原来十几甚至二十、三十个级别压缩成几个级别并将每个级别对应的薪酬范围拉大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薪酬管理系统及操作流程以便适应当时新的竞争环境和业务发展需要 简介 一般来说每个薪酬等级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区间变动
2、比率要达到100%或100%以上一种典型的宽带型薪酬结构可能只有不超过4个等级的薪酬级别每个薪酬等级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区间变动比率则可能达到200%~300%而在传统薪酬结构中这种薪酬区间的变动比率通常只有40%~50%宽带型薪酬结构作为一种与企业组织扁平化、流程再造、团队导向、能力导向等新的管理战略相配合的新型薪酬结构设计方式应运而生宽带薪酬最大的特点是压缩级别将原来十几甚至二十、三十个级别压缩成几个级别并将每个级别对应的薪酬范围拉大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薪酬管理系统及操作流程以便适应当时新的竞
3、争环境和业务发展需要 宽带薪酬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作为一种与企业组织扁平化、流程再造等新的管理战略与理念相配套的新型薪酬结构而出现的 所谓“宽带薪酬设计”就是在组织内用少数跨度较大的工资范围来代替原有数量较多的工资级别的跨度范围将原来十几甚至二十几、三十几个薪酬等级压缩成几个级别取消原来狭窄的工资级别带来的工作间明显的等级差别但同时将每一个薪酬级别所对应的薪酬浮动范围拉大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薪酬管理系统及操作流程宽带中的“带”意指工资级别宽带则指工资浮动范围比较大与之对应的则是窄带薪酬
4、管理模式即工资浮动范围小级别较多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实行的都是窄带薪酬管理模式 在宽带薪酬体系设计中员工不是沿着公司中唯一的薪酬等级层次垂直往上走相反他们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或者所有时间里可能都只是处于同一个薪酬宽带之中他们在企业中的流动是横向的随着能力的提高他们将承担新的责任只要在原有的岗位上不断改善自己的绩效就能获得更高的薪酬即使是被安排到低层次的岗位上工作也一样有机会获得较高的报酬 功能 宽带薪酬与传统薪酬一样对人具有维持、保障、激励功能对企业具有保值增值功能对社会具有劳动
5、力资源的再配置功能 除此之外宽带薪酬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特征与作用: 1.宽带薪酬适应企业战略动态调整的需要 2.支持组织扁平化设计 3.关注员工技能和能力的提高 4.有利于职位轮换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 5.促进绩效的改进 6.配合劳动力市场上的变化 优势 打破等级观念 打破了传统薪酬结构所维护和强化的等级观念减少了工作之间的等级差别有助于企业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同时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以及创造学习型的企业文化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优
6、势和企业的整体绩效 重视个人 在传统等级薪酬结构中员工即使能力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若企业没有出现职位的空缺员工仍然无法获得较高的薪酬;而在宽带薪酬体系下即使是在同一个薪酬宽带内企业为员工所提供的薪酬变动范围增大员工只要注意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并在本职岗位上不断提高绩效也可以获得较高的报酬 利于职位轮换 培育员工在组织中跨职能成长的能力在传统等级薪酬结构中员工的薪酬水平与其所担任的职位严格挂钩同一职位级别的变动并不能带来薪酬水平上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又使得员工不得不学习
7、新的东西从而工作难度增加、辛苦程度增大因此员工往往不愿意接受职位的同级轮换而在宽带薪酬体系下由于薪酬的高低是由能力来决定而不是由职位来决定的员工乐意通过相关职能领域的职务轮换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此来获得更大的回报 注重市场水平 宽带薪酬的工资水平是以市场调查的数据以及企业的工资定位来确定的因此薪酬水平得定期核对与调整将会使企业更能把握其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能相应地做好员工成本的控制工作 利于管理 实行宽带型薪酬结构设计即使是在同一薪酬宽带当中由于薪酬区间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的
8、变动比率至少有100%因此对于员工薪酬水平的界定留有很大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部门经理就可以在薪酬决策方面拥有更多的权力和责任可以对下属的薪酬定位提出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这种做法不仅充分体现了大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有利于促使直线部门的经理人员切实承担起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同时也有利于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从一些附加价值不高的事务性工作中脱身转而更多地关注对企业更有价值的其他一些高级管理活动以及充分扮演好直线部门的战略伙伴和咨询顾问的角色 推动工作绩效 宽带型薪酬结构尽管存在对员工的晋升激励下降的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