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题二十六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讲义含解析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题二十六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讲义含解析

ID:45677624

大小:740.8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16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题二十六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讲义含解析_第1页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题二十六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讲义含解析_第2页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题二十六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讲义含解析_第3页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题二十六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讲义含解析_第4页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题二十六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讲义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题二十六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讲义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循框图——理清主要史实][背术语——规范答题用语](1)“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是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相结合。(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了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为工业化发展开辟道路。(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光辉标志。(4)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已形成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课题二十六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经济恢复(1949~1952年)(1)

2、背景①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②交通落后,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2)措施①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打击投机商人。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经济,以解决中央财政困难;合理调整工商业,调动私营工商业的积极性,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②农村:1950年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3)意义: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2.“一五”计划(1953~

3、1957年)(1)条件:政权巩固、经济恢复,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2)任务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3)特点: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并举,优先发展重工业。(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注]“调整”主要是指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调整的目的是调动私营工商业者的积极性,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辩]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它属于私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

4、成使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联]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这是因为东北地区工业基础比较好,工业资源丰富,又是重要的农产品基地,靠近苏联易于接受援助。[辩]“一五”计划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我国并没有实现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3.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1)内容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③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形式,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1956年,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2)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

5、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二、探索与失误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1)背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2)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探索失误(1)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主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6、(2)“大跃进”: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违背客观经济规律。(3)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4)“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5)教训:①必须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国力出发。②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④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进行。⑤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⑥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3.政策调整(1)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7、”的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2)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3)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拓]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注]“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以供给制为主,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拓]“调整”主要是指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