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

ID:45674974

大小:185.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16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50分)1.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也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是A.各国税制的改革B.土地买卖的加剧C.铁犁牛耕的推广D.井田制度的瓦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农业产以也有很人程度提高.但社会贫富差距明显扩大”说明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社会出现较大转型,这主要原因是铁犁牛耕的推广,故C项正确;A是C原

2、因的推动,B和D是C项导致的因素。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发展·铁犁牛耕的推广2.在中国的许多农村乡镇地区,有每逢二、五、八日(或一、四、七日,三、六、九日)到当地的中心集镇赶集交易(也称赶场)的习俗,这种“赶集之风”至少应追溯到A.原始社会B.商周时期C.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答案】C【解析】南北朝时期农村集市贸易产生,因此这种“赶集之风”至少应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故答案为C项。原始社会和商周时期农村集市贸易尚未产生,不可能出现“赶集之风”,排除AB项;唐宋时期存在“赶集之风”,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点

3、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教材中关于农村集市贸易的产生等知识点,题干中“至少应追溯到”说明要从最早产生的时间来确定答案。3.历史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政治权力型经济(即国家权力干预经济)是一种常见的经济发展类型,而中国古代的政治权力型经济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下列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是①西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制度②北宋东京城夜市与晓市相连③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的活跃④雍正帝厉行抑商与海禁政策A.①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都是政治权力型经济的突出表现,西汉武帝的盐

4、铁专卖制度属于重农抑商政策,①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北宋东京城夜市与晓市相连和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的活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与政府权力无关,排除含有②或③的ABD项。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本题根据以上解法均可得出正确答案

5、。4.学者费孝通在论及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时说它“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它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的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具有消费城市的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在此,费孝通旨在强调开埠通商A.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B.并未触动农村的自然经济C.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D.未能根本改变封闭的局面【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它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的财富”和“导致通商口岸周

6、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可以看出,费孝通认为开埠通商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故答案为C项。A项与材料中的“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不符,排除;开埠通商冲击了农村的自然经济,排除B项;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5.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业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

7、金融业形势发生变化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导致国内丝织业出口困难,也就是说当时中国已经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BC三项,材料均无从体现,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6.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全国各地蚕桑业趋于萎缩,但珠江流

8、域蚕桑业却快速发展,赶上太湖流域。这是因为A.珠江流域棉纺织技术发展快速B.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清政府在广州设立洋务企业D.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只留广州一处,作为对外经济贸易的口岸。广州位于珠江流域,广州的对外贸易也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所以会出现珠江流域蚕桑业快速发展,赶上太湖流域的现象。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