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0讲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师备用题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0讲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师备用题库 1.[2017浙江11月选考,28(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拉合尔气候统计资料。图1图2 材料二 巴基斯坦是世界重要的灌溉农业国家,乙地是该国重要农业区。目前,乙地正推广“水肥药一体”的喷滴灌技术(在灌溉水源中加入化肥和农药)取代大水漫灌。 材料三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重要的合作项目,瓜达尔港、产业园区、公路铁路和能源为四个建设重点。通过该走廊建设,逐步完善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巴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说明乙地
2、多旱灾的自然原因。答案 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印度河径流季节变化大;印度河中下游下渗量大;灌溉水源不足。解析 注意设问限定条件“自然原因”,旱灾产生的自然因素主要有降水量大小、降水季节变化、蒸发和下渗等。结合图示中乙地位于河流中下游、支流少、流域内多沙漠和气候干旱等信息,可以归纳整理出相应答案。2.[2016浙江10月选考,27(4),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略图。2015年中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材料二 淮河中游许多河段,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一旦上游及
3、支流洪水迅猛地汇集在一起,极易在中下游地区造成洪涝灾害。 防治淮河洪涝灾害的主要工程措施有:上游 ,下游 。 答案 修筑水库(水利设施) 开挖(疏浚)入海河道解析 此题考查河流洪涝灾害治理的工程措施。治理上游河段的工程措施有修建水库;治理中下游河段的工程措施有加固大堤、河道裁弯取直、疏通河道、开挖入海新河等,根据淮河下游入海河道单一的特点,需要开挖入海新河道,加快河水排泄入海,减轻河水洪涝的威胁。3.[2016浙江4月选考,29(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一 下图为贵州省略图。材料二 贵州省拥有国家级贫困县50个,贫困人口623万,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比重较高的省份。根
4、据“十三五”规划,贵州省拟通过易地搬迁实现142万贫困人口脱贫,就近相对集中安置迁出人口。 贵州省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 、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分析该省地面塌陷多发的原因。 答案 崩塌 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的附近,岩石破碎;喀斯特地貌发育,地下多溶洞、暗河;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下径流量大,溶蚀作用强;石灰岩厚度大等。解析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区,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地质地貌、降水等因素,使得该区域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多发。4.(2016课标Ⅱ,43,10分)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
5、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 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答案 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修筑蓄洪工程(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解析 本题考查洪涝灾害。从洪涝灾害的一般防治措施、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法制宣传教育措施等方面说明即可。但具体解答时一定要结合图文材料,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本地区位于东部沿海,地
6、势北、西、南三面较高,东部地势较低,又有湖泊、运河分布,故工程措施有开挖入海新河,建水利枢纽、蓄水工程等,非工程措施只说明宣传教育、监测预报即可。5.(2016课标Ⅰ,43,10分)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伸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暴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答案 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冰
7、川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可从物质条件(松散堆积物)、水源条件(大量的水)、比降大的沟谷三方面回答。6.[2015四川文综,13(3),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 “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2013年4月26日开始运行。“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材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