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一)

ID:45659669

大小:302.8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15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一)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一)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一)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一)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一)第一讲鲁迅研究四题本讲四个重点内容如何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关于鲁迅的基本知识之一:生平简历:1881年--1936年,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青年时代:家道中落,体味世态炎凉日本留学:弃医从文,关注思想启蒙回国“幻灭”: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彷徨之路:思想深化期成长为新文学的旗手文学创作和文艺论争关于鲁迅的基本知识之二:作品3部小说集:《呐喊》(192

2、3)《彷徨》(1926)《故事新编》(1936)3部散文集:《野草》(1927)《朝花夕拾》(1928)《两地书》(1933)16部杂文集:《热风》(1925)、《华盖集》(1926)、《坟》(1927)、《华盖集续编》(1927)、《而已集》(1928)、《三闲集》(1932)、《二心集》(1932)、《伪自由书》(1933)、《南腔北调集》(1934)、《准风月谈》(1934)、《集外集》(1935)、《花边文学》(1936)、《且介亭杂文》(1937)、《且介亭杂文二集》(1937)、《且介亭杂文末编》

3、(1937)、《集外集拾遗》《呐喊》《彷徨》简况:现代现实主义奠基石《呐喊》1923年出版,共14篇。第一篇《狂人日记》作于1918年,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五四运动前创作)。最后一篇《社戏》作于1922年创作于新文化运动高潮时期,取奋起为当时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之意《彷徨》1926年出版,共11篇。《祝福》(1924)《在酒楼上》《肥皂》《孤独者》《离婚》(1925)《伤逝》(1925)等创作于五四落潮期。新文化运动队伍分化。反映鲁迅当时的

4、思想苦闷及对国民性批判更深刻的思考鲁迅主要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简要分析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第一次将处于社会最底层、最不为人所关注的普通农民和没有出路的小知识分子纳入自己的创作视野。与其它同时代作家注重反映这两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所受的重重压迫有所不同的是,鲁迅更多从精神和文化的层面去表现这两类人所受到的压迫及其心灵被奴役的创伤。题材的革新、题旨的深入体现了鲁迅改造国民劣根性,进行思想启蒙,重建民族文化的努力。主要农民形象;阿Q(《阿Q正传》)、祥林嫂(《祝福》)、单四嫂子(《明天》)、爱姑(《离婚》)、七斤(《

5、风波》)、闰土(《故乡》)主要知识分子形象:狂人(《狂人日记》)、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涓生、子君(《伤逝》)、陈士成(《白光》)、孔乙己(《孔乙己》)、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狂人日记》简析《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狂人形象:在拼死维护旧秩序的人看来,反叛人类旧传统的他是狂人,是疯子,但从人类的发展来看,他却是先知先觉的先驱者;狂人走过的由革命先驱到“病愈候补”的道路,体现了鲁迅对国民性改造的深刻思考:长期的封建思想负荷已成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要

6、想彻底“立人”,形成民主、自由、独立的民族性格,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对封建礼教的凶残性、极端虚伪性和迫害人的实质作了彻底的揭露。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彻底批判从《狂人日记》分析看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回到历史现场来理解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外忧内患:外忧:帝国列强的入侵,有亡国灭种的危险;内患: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跟着

7、张勋复辟,为恢复封建帝制,鼓吹尊孔读经,进一步奴化国民性,消解民族活力。封建传统根深蒂固,只有彻底从根本上揭露封建文化的实质,采取毫不妥协的彻底决裂态度,才会有革新的希望,才有走向新生命的希望。矫枉必须过正,所以鲁迅常在创作中作“有意的偏激”,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这就是鲁迅与胡适、周作人等在态度上的差别看鲁迅以学者的身份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批判、继承、转化(向现代化文明的转型)《文化偏至论》古籍整理《中国小说史略》等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梳理:“价值重估”工作再从《狂人日记》看鲁迅的“忧愤深广”“狂人”形象的深刻性之一

8、:“狂人”是一个虽出生于豪绅之家,却对几千年封建宗法制度的整个文化体系和等级制度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反醒,并进行过强烈反叛的先进知识分子。他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吃人”现象,历史传统中的“易子而食”等记录,从精神文化的层面进行了痛苦的反思,认识到封建专制制度的“吃人”本质,同时意识到自己“未必在无意之中”,没有”吃人“的经历。几千年的宗法社会,中国人扮演着”吃人“和”被吃“的双重角色,丧失了独立人格和自由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