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647576
大小:782.8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5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地理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地理理答题须知:试卷分三类选择题,共70道,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案卷相应的位置上。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地貌中,由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ABCD2.下列属于褶皱山的是A.华山B.庐山C.泰山D.科迪勒拉山系3.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压力或张力过大发生断裂,产生位移形成断层B.压力或张力过大都能形成褶皱C.岩体发生破裂就是断层D.压力过大先形成断层,后形成褶皱4.下列岩石中,最有可能找到
2、化石的是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矿程人员在黑龙江松嫩平原某地区经多年地质勘探,判定本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储油的可能性极大。后经开采,原油喷出。本地区地质剖面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5-6题。5.该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的判定依据是在地表由甲至乙一线多点采集岩石标本,经同位素方法测定,岩石年龄分布为A.老—新—老B.新—老—新C.无规律D.新—较新—较老—老6.图中的E.F.G分别代表的是A.气、水、油B.气、油、水C.水、气、油D.油、气、水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7-8题。
3、7.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B.②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D.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8.在图中⑤河段,较符合下列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的图形是下面是我国唐朝诗人胡玢的一首题为“庐山桑落洲”的诗,请结合长江中游某河段江心小岛的演变图,回答9-10题: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9.“古岸崩欲尽”的“古岸”是指长江的哪一岸及其形成原因是A.南岸,人类破坏植被所致B.南岸,
4、河流的侵蚀作用所致C.北岸,人类开垦荒地所致D.北岸,河流的侵蚀作用所致10.请预测“桑落洲”未来可能会与长江的_____岸相连,若要在此建港口,应选择在_____岸.A.北岸,北岸B.南岸,南岸C.北岸,南岸D.南岸,北岸11.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B.道路应该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C.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缓坡D.道路在缓坡上要呈“之”字型弯曲12.关于聚落与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②山区的聚落大多蜿蜒分布于
5、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③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④古代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主要是因为河流两岸雨热同期,气候优越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植被茂密,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单一性 C.整体性 D.均衡性14.“一山不容二虎”反映了地理环境所具备的A.平衡功能B.消费功能C.分解功能D.生产功能15.下列自然景观中能够反映非地带性的是 A.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B.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 C.广东
6、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塔里木盆地中的绿洲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据此回答16—18题:16.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A.“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层层梯田层层绿”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滚滚”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东方不夜城”17.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体现了A.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分异规律D.由沿海向内陆
7、的地域分异规律18.该游客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变化,主要是A.人工改造自然的结果B.水分差异形成的结果C.自然灾害影响的结果D.热量差异造成的结果19.右图中甲为“某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现状图”,乙是“该地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预测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结合两图信息,该地区所处大陆可能是南美大陆B.甲图中自然带可以反映经度地带性规律C.从甲图向乙图变化时,阿尔卑斯山雪线将降低D.从甲图向乙图变化时,我国西北地区将更加干旱20.下图为冬奥会所在地阿尔卑斯山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影响图中阿尔卑斯山南、北坡雪线高度不
8、同的主要因素是①热量因素 ②降水因素 ③相对高度 ④海陆位置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读右图“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 ,结合所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