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A版)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挖命题【考情探究】考点内容解读要求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考查点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防治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Ⅲ2018课标Ⅱ,9—11,12分黄土高原植被对洪峰、河流含沙量的影响★★★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Ⅲ2018课标Ⅰ,37,22分扎龙湿地成因与特征★★★2016课标Ⅲ,36(1)(3),14分热带雨林开发与河流特征分析解读 近五年课标卷考查本专题5次,分值12—24分,综合题比重大于选择题,试题多以真实现象或实验数据为素材,考查获取信息、运用知识
2、解释实际现象与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典型事例多发,容易进入命题视野。备考中应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与掌握,通过典型题目加强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集训】考点一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防治 近年来,黄河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游地区尤为明显。头道拐和龙门是黄河中游地区两座水文站,窟野河是其间一条支流。读不同时期头道拐—龙门区间(简称头龙间)水沙变化表,完成下面两题。年份(年)头道拐龙门水量(亿m3)沙量(亿t)水量(
3、亿m3)沙量(亿t)2005150.20.404169.21.2142006174.90.635199.61.82007189.30.719205.91.442008164.10.476177.60.5842009169.60.457178.30.5681970—1979(均值)233.121.15284.548.681.(2019届湖南永州一模,21)2006—2009年间,两水文站之间的支流流入黄河的水量( )A.逐年增加B.逐年减少C.先减后增D.先增后减答案 B 2.(2019届湖南永州一模,22)2006—
4、2009年与1970—1979年相比,黄河中游水、沙发生明显变化,与其形成的原因无关的是( )A.打坝淤地,拦沙蓄水B.退耕还林,保持水土C.毁林开荒,过度放牧D.采砂取土,疏浚河道答案 C 3.(2017福建厦门一模,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
5、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1)分析黄泛平原风沙区多沙地的自然原因。(6分)(2)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8分)(3)分析红薯种植加剧开封风沙活动的原因,并说明“冬小麦—红薯”模式能抑制风沙的原因。(8分)答案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输沙量大;该区域地势平坦,夏季多暴雨,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成灾,大量泥沙堆积地表。(2)沙地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岗地利于排水,不易发生涝灾;起垄种植可加厚土层,且更易排水。(3)开封冬半年气候寒冷,不适宜喜温的红薯生长,只种植红薯会导致
6、冬春季土地裸露;春季红薯种植前需翻土起垄,导致土层更疏松。两茬作物种植季节相连,可减少地面裸露时间;红薯生长初期可利用小麦秸秆覆盖地表。考点二 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近年来,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焚烧林地,以便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但在增加棕榈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下图分别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
7、.(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一,1)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泥炭沼泽森林被开发成油棕林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气候温和湿润B.地形平坦开阔C.土壤水分充足D.泥炭土层深厚答案 B 2.(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一,2)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当地的( )A.年均降水量B.太阳辐射量C.地表下渗量D.气温日较差答案 D 3.(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一,3)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B.棕榈油大量转化为温室气体C.土壤有机质
8、分解速度加快D.林场需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答案 C 4.(2017江西九江十校二模,9)读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变化图,土壤肥力由b到c的变化说明了( )A.雨林土壤的贫瘠性B.烧荒后肥力下降C.雨林环境的脆弱性D.作物生长需肥多答案 C 炼技法【方法集训】方法1 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