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一农耕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3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1840年前学案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一农耕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3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1840年前学案

ID:45632689

大小:758.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1-15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一农耕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3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1840年前学案_第1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一农耕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3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1840年前学案_第2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一农耕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3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1840年前学案_第3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一农耕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3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1840年前学案_第4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一农耕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3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1840年前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一农耕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3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1840年前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1840年前)明清时期(1368~1840年前)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继续发展的时期,发展与迟滞并存。1.政治: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2.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3.文化上: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小说繁荣,京剧形成并发展,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撞击;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阶段一 明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

2、368~1644年)1.政治: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1)中央: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又设置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后发展为内阁,拥有票拟权。(2)地方: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2.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1)农业:明初制鱼鳞图册以抑制土地兼并;南方出现一年三熟制;发明风力水车。(2)手工业:南方丝织业鼎盛,苏州、杭州、南京成为著名丝织业中心;官府织造超过前代,民间丝织业生产使用花楼机。明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江南

3、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3)商业: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帮”出现,徽商和晋商实力最强。(4)经济政策: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和“贱商令”,实行“海禁”,外贸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3.文化(1)思想:王阳明集心学大成,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批判道学家的虚假说教,强调人的正当私欲。(2)科技①医学:《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②农学:徐光启的《农政全

4、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3)文学:适应市民阶层需求的小说兴盛,尤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最为著名。(4)艺术:文征明以行书著名;徐渭的《牡丹蕉石图》为写意画精品;昆曲盛行。考法1 从制度创新角度考查明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典例1](2017·全国Ⅱ,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

5、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考题点评本题借用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现象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特点。解答此题关键是:从明代朱元璋时期不许宦官读书识字到明代中后期宦官读书制度的变化,表明明代中后期宦官参与中枢决策的事实。解析 明初,为防止宦官专权乱政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中后期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使宦官读书识字从而达到宦官参政,牵制内阁,说明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故选A项。明朝使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B项错误;皇帝重用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C项错误;宦官虽然权力增强,但是最后的决策权仍在皇帝手

6、中,D项错误。答案 A[典例2](2016·全国Ⅰ,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考题点评本题结合地方机构的设置来考查明代地方机构变化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明初地方行政权力由多人掌控到由一人掌控的变化。解析 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分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

7、官,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选B项。巡抚虽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但材料没有反映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巡抚与六部的关系,故C项错误;派遣巡抚没有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对立的缓解,故D项错误。答案 B明代官僚制度的改革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进行了大规模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强化皇权,形成了“政皆独断”的君主极权政治。(1)中央:①罢中书省,废丞相制,由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②扩充监察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2)地方: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掌管民政、财政;设提刑按察司,掌管刑法;设都指挥使司

8、,掌管军事。原来行省的权力至此一分为三,各司其责,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各自直属中央。后来,地方上临时派遣的巡抚成为地方最高长官,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3)特点: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丞相、三省制为府、部、院、寺所替代,从地方到中央都是军、政、司法三权分离,由一卿独尊变为六部、通政司、都察院、大理寺九卿并列。1.(视角明代中央机构变化的特点)明朝宣德年间,内阁有了官属,“置诰敕、制敕两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