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通史冲关一检测试题含解析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通史冲关一检测试题含解析

ID:45630919

大小:4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5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通史冲关一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通史冲关一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通史冲关一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通史冲关一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通史冲关一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通史冲关一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检测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8·河北衡水模拟)西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说明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  )A.形成“天下共主”格局B.形成“家天下”的政治局面C.对地方直接行使管理权D.实现了王权的至高无上解析:A 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各个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且还要承担各种义务,通过这种隶属关系,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

2、”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了加强,故A正确;“家天下”从夏朝开始,故B错误;在分封制之下,西周贵族集团的等级序列是“周王—诸侯—卿大夫—士”,周王通过诸侯来实现对地方的管理,并不是直接行使管理权,故C错误;王权的至高无上是统治者将国家的各种权力集于一身,它是从秦朝开始的,故D错误。2.(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B.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D.地方官员仅负责

3、维护社会稳定解析:C 本题材料强调的是当时官员因“不胜任”的失职行为将被免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这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答案为C项。3.(2018·湖南长沙检测)两汉的统治者十分重视监察机构的建设,早在汉武帝时期,中央就设置了御史台、丞相司直、司隶校尉三大监察系统。这三大系统互不统率,权力交叉,各自为政。这反映出汉代(  )A.君主专制统治发生明显异化B.侧重于中央政府的反腐建设C.监察制度具有多元制的特征D.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严重性解析:C 建立监

4、察机构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方式之一,故A项错误;材料以汉武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系统为例是为了说明汉代统治者重视监察机构的建设,并非侧重中央政府的反腐建设,故B项错误;根据汉武帝在中央设置的三大监察系统可知汉代监察制度具有多元制的特征,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贪污腐败的信息,故D项错误。4.(2018·全国100所名校高考冲刺)唐高宗、武后之世,国人日益弃武就文,风气所趋,民族尚武精神已经是日渐消失。这主要是由于(  )A.私学教育的广泛兴起B.门阀世族势力的衰落C.三省六部制度的完善D.科举制度的日益推行解析:D 国人弃武就文和民族尚武精神

5、日渐消失是国家政策推行的结果。结合材料时间唐代,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将读书、考试、做官连为一体,推动社会向学风气日渐形成,故D项正确。A、B两项均为科举制推行的结果之一。C项为中央行政体制,与社会向学风气形成无关。5.(2018·山东滨州模拟)史学家陈垣指出平景孙在考证杨贵妃年岁时犯了四处错误:一、册寿王妃年月,据《外传》误文,不据《唐诏令集》,是谓无识……三、杨妃卒时年岁,引《外传》不引正史,是谓不知轻重;四、考史至引乩语,是谓遁入魔道。据此可知,在史学考证时陈垣强调(  )A.要有证据意识B.广泛搜集史料C.运用可信史

6、料D.引用官修史料解析:C 平景孙在考证杨贵妃年岁时,引用了一些史料,但陈垣认为平景孙引用的史料不可信,故C正确。6.(2018·吉林长春模拟)《新唐书·百官志》载:“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政事堂的变迁反映出(  )A.唐朝三省权力牵制体制削弱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逐渐完善C.唐朝中枢机构权力依次轮换D.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运行困局解析:A “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到“裴炎自侍中迁

7、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再到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有吏、枢机等五房执事机构,政事堂由宰相议政场所变为职能机构,中枢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原来设计的部门制约大大削弱,故A正确。【新知生成】唐代三省职能及地位变化中书草拟、门下封驳、尚书执行是理想的三省制,只适用于唐前期;后来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国家行政大事都由中书门下决定,尚书省各级官员只是具体执行。唐朝初年,尚书省的地位明显高于中书、门下两省,尚书仆射成为了群相之首。到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有意减轻尚书仆射的权力,并最终将其架空;同时委派亲信重臣主持门下省的工作,又在

8、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使三省长官同堂议事,这就确立了三省长官并重的形势。而中书省有草拟诏书之权,于是政事堂的权力逐渐偏重于主拟诏书的中书令身上,后政事堂也迁到了中书省,其地位已在尚书、门下之上。从唐玄宗开元年间开始,中书令和侍中开始兼任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