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七次月考试题(I)24.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公羊春秋》、《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A. 儒法并用成为两汉魏晋时期的主流观念 B. 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C. 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司法判案时的随意性 D. 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25.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A. 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B. 保证农民生产时间C. 放松
2、人身依附关系 D. 催生新的经济因素26.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据此可知()A. 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废弃 B. 中外文明交流日益频繁C. 中枢权力体系高度完善 D. 文化开放心态开始形成27.北宋仁宗天圣元年,政府创立“交子务”,改原有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为准备金,定期发行。徽宗时,改交子为“钱引”,大量发行,但不备本金。这一变化()A.推动了古代货币形态的根本变革 B.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C.导致了北宋经济发展环境的恶化 D.突
3、破了我国传统经济观念的束缚28.下表反映的是1895年与1913年中国进出口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 A.经济逐渐丧失独立地位 B. 贸易逆差得到扭转C. 洋务企业获得重大发展 D. 民族工业快速发展29.民国法学家王宠惠针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王宠惠提出的问题实质上反映了()A. 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B. 人治观念与法治理想的矛盾C. 袁世凯与孙中山的矛盾 D. 民主宪政与专制统治的矛盾30.1938年3
4、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第三党)在其政治主张中指出:“在抗日期中,人民绝对地承认政府的权力应当强化,但同样地否认应该有官僚群压迫和剥削人民的权力;……人民认定抗日救国是人民的义务,但同时认定过问政治是人民的权力。”这反映了()A. 国民政府开放党禁 B. 民众民主意识开始觉醒C. 官僚资本受到抑制 D. 救亡与民主化相互促进31.1979年3月,陈云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部分);市场调节部分(即不作计划,只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带有盲目性调节的部分)。该主张()A.强调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重 B
6、十八种操作工序,他们虽然很穷,必要的机械也很简陋,有人还要兼任不同操作,但只要勤勉工作'这十个人每日可完成多达48000个扣针。据此可知()A. 手工工场技艺严重落后 B. 生产分工促进产业进步C. 机器生产成为普遍现象 D. 工业革命催生自由主义34.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相继裁定《农业调整法》和《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理由是联邦政府干涉了各州的内部事务,之后国会进行重新立法,保留了原法案中的劳工权利和对农业的经济干预。这反映了()A. 新政是在民主政治框架内进行 B. 最高法院的做法违反宪法原则C. 国会的补教对新政的成效不大 D. 总统的行政
7、权力得到明显提升35.下图为“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的比较统计图”。该图反映这一时期()A.美国经济因冷战对峙而陷入低迷 B. 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并有高速发展C. 经济力量决定一超多强政治格局 D. 日本国力超越美欧跃居世界首位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黄宗羲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