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信托责任缺陷及规避手段

国有企业信托责任缺陷及规避手段

ID:45578505

大小:96.0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5

国有企业信托责任缺陷及规避手段_第1页
国有企业信托责任缺陷及规避手段_第2页
国有企业信托责任缺陷及规避手段_第3页
国有企业信托责任缺陷及规避手段_第4页
国有企业信托责任缺陷及规避手段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有企业信托责任缺陷及规避手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有企业信托责任缺陷及规避手段在转轨经济学中,关于预算软约束的研究源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米塞斯、哈耶克与勒纳、兰格的市场社会主义Z争。进入八十年代,“预算软约束理论”Z创立者Kornai(1980)在分析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时,发现政府由于未能坚持原來的承诺导致国冇企业的资金运用超过了其潜在收益贴现值所确定的边界。长期以来,Kornai(1993)更把预算软约朿作为解释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却不会破产的根本原因。现冇的一种主流观点认为,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如高昂的破产成本(Kornai,199

2、3,1998)以及政府官员对选民支持的最大化激励(Shclcifcr&Vishny,1994),政府就会救助企业,后者因而不会陷入破产的困境,但缺乏破产威胁的企业绩效却相当低。同时,主流文献对预算软约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国有企业的“公有产权”内生性是形成预算软约束的原因;二是国冇企业的外在性“政策负担”是形成企业预算软约束的根本原因。按此逻辑,通过对国有企业采取私有化或解除政策负担可以解决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其逻辑链条是:私有产权或解除负担一企业预算约束变硬一高效率。由于屮国赤字财政的特殊性

3、,特别是在1998年国家财政赤字超过一千亿人民币之后,国家只好对国有企业实施“抓大放小”的改革战略,而国有企业的经济绩效却因而出现明显的改善(见图1)。①总创*冷®冷多哉轿护存图1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980—2005)此外,我们口J以从图2看出,在1998年后,国冇企业的负债结构和产权结构的变化不大,但企业资产规模却不断提高,后者用來作为企业规模的近似。①显然,这是国家对国有企业实施“抓犬放小”改革战略的结果。4321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侦务结构二匕企业资产规模—

4、权结构图2中国国有企业规模与结构因此,我们可以捉出另外一条逻辑链条:(财政压力导致的)抓大放小政策性效应一企业预算约束变硬一破产生效一产生激励一高效率。这样,我们就有了同吋分析和检验基于中国实际经验的预算软约束的口J能。木文将从这个逻辑思路下提供一次尝试。除该节内容外,木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是预算软预算理论的简要文献综述;第三节和第四节是博弈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均衡解的经济学含义解释;第五节是基于屮国国有工业企业和政府财政数据的计量验证;最后是结论与启示部分。二、文献综述沿着Kornai(1980,1993)的

5、思路,现有文献对如何解决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问题,主要提出制度内生性改革假说和政策外生性解除假说。前者认为,变革企业的公有产权性质和制度结构可以硬化预算软约朿。在以往的资产已投资于未完成的项目时,“逆向选择”引起的“事后有效性”会引起预算软约束,而该“事后有效性”乃内生于集权体制下的金融系统,因此,釆取分权金融体制可以使预算软约束变硬(Dewatripont&Maskin,1995)o但Dcwatripont&Tirole(1994)从“道德风险”的角度出发,证明预算约束的软化程度,取决于事后冇效性对事前有效性

6、的替代率,为使预算硬约束实行应该使企业的金融结构多元①债务结构用流动负责占总债务的比重近似,产权结构由国有工业总产值与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率表示,金业资金规模以平均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原价近似替代。上述指标的数据均來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化。此外,Li(1992)提出了一个模糊产权理论,认为在模糊产权制度环境下,再贷款的决策权曲银行和企业共同拥冇,即剩余控制权的模糊分享内生地导致企业偏向有利于口身的贷款项目而形成预算软化。按此逻辑,要使预算约束变硬,必须限制企业参与贷款决策当屮。Qian&Roland(199

7、6)的模型证明,金融领域的分权制度引起会激励地方贷款盲目扩张从而软化地方企业的预算约束,但财政分权是硬化预算约束的关键。Bcrglof&Roland(1997)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内生化银行再贷款的机会成本,他们认为,向企业贷款是银行因政府关照企业而从中获利的途径,因而拒绝贷款的机会成木较高。所以,引入提高银行资木要求的监管规则可硬化转轨经济屮的预算约束。Frydman,Gray,Hessel&Rapaczynski(1999)三位学者指出,财务约束在企业运作中十分重耍,但国有企业的管理和所有权结构明显限制了财务约

8、束的实施,因此,建立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政策性外牛解除假说则强调解除政策的额外附加性所产牛的影响。如Shleifer&Vishny(1994)通过假设政府和企业为两I■専弈参与者,在博弈均衡点上,政府的就业政策要求企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而政府以提供财政补贴作为补偿,从而造成企业的预算软化。可见,要硕化企业的预算约束,首先必须解除企业所承担的就业政策压力。林毅夫等(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