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地方政府间竞争:土地出让与策略模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方政府间竞争:土地出让与策略模仿-来自屮国省级面板数据(1993-2009)的经验证据罗必良李尚蒲ThecompetitionamongLocalGovernments:landleasingandSpilloverEffectEvidencefromChineseprovincialdata:1993-2009LuoBiliangandLishangpu作者罗必良,管理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广州510642);李尚蒲,管理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广州510642)作者信息:罗必良,男,1962年生,管理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傅士生导师,教
2、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通讯地址:510642广州、五山、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系电话:020-85288286,85288169E-mail:luobl@scau.edu.cn李尚蒲,女,1980年生,管理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通讯地址:510642广州、五山、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系电话:13922231936E-mail:qspli@scau.edu.cn;spli13922231936@139.com地方政府间竞争:土地出让与策略模仿*-来自屮国省级面板数据(1993-2009)的经验证据摘要:分税制改革改变了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使得地方z间对资木的竞争界常激烈。
3、土地廉价出让是各地吸引资本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引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会表现为“占地竞赛”。那么,土地廉价岀让策略是否存在区域间的模仿效应?运用反应函数对1993-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各省区土地出让政策存在明显的空间策略模仿行为,并且在行为上存在跨期影响,在策略上存在路径依赖性;从土地出让的不同类型看,划拨出让表现为出让宗数竞争,而协议出让表现为出让而积竞争:从区域来看,东、中、西部的土地出让政策均存在明显的策略模仿行为,其中东部地区土地出让竞争更为激烈。关键词:财政分权地区间竞争土地岀让反应函数一、问题的提出地方经济增长实绩构成了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①。1994年分税
4、制改革形成的“财权上移”、“事权留宜”,其财政缺口直接导致地方政府进一步寻求两个方面的行为努力,即:努力追求预算内财政收入和预算外与非预算资金收入的增加。前者刺激了以“工业园区”为标志的中国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后者导致了以"城市经营”为特征的中国城镇化的急剧扩张②。于是,经济增长政绩与弥补财政缺口的双重激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增长机制③。并进一步演变为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区际竞赛和“为增长而竞争”的模式④。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除了获得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外⑤,更重要的是引资竞争⑥。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地方政府竞相为制造业投资者提供低成本土地,通过以低价其至零地价岀让工业用地、建立大批工业园区和城市
5、开发区⑦。引资竞争依赖于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的改善,这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与此同时,引资竞争构成了对土地占用的需求,而农村土地的产权模糊、建设用地的政①KaiyuenTsuiandYouqiangWang,"BetweenSeparateStovesandaSingleMenu:FiscalDecentralizationinChina,”JournalofChinaQuarterly,vol.177.2004,pp.71-90;Li,HongbinandLi-AnZhou,"PoliticalTurnoverandEconomicPerformance:theIncentiveR
6、oleofPersonnelControlinChina,nJournalofPublicEconomics,vol.89,no(9-10),2005,pp.1743-1762;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②周幻卜《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罗必良:《分税制、财政压力与政府“土地财政”偏好》,《学术研究》2010年第10期。@YingyiQianandandBiirryR・Weingas,"FederalismasaCommitmenttoPreservingMarketIncentives,Journalof
7、EconomicPerspective,vol」l,no(4),1997,pp.83-92;HchuiJin,YingyiQianandBarryR.Weingast/'RegionalDecentralizationandFiscalIncentives:Federalism,ChineseStyle';JournalofPublicEconomics,vo.S9,no(9-1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