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559209
大小:328.84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14
《《现代微生态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微生态学第五章正常微生物群的宿主转换宿主转换,也称易主,是正常微生物群的重要动态表现,也是宿主感染的重要途径。宿主转换的意义转换方向转移方式转换结局一、宿主转换的意义正常微生物群是指特定的种属,在特定的解剖部位,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微生物与宿主互利的统一体。致病微生物群地球上没有真正的致病性微生物,现有的致病性微生物都是正常微生物群在宿主转换过程中的一种微生态学现象。二、转换方向从进化的观点看,微生物从两个方向进行的宿主转换,一个是从外环境向正常微生物宿主转换,另一个是从正常微生物向外环境转换。前者是主要的,经常发生的,后者是次要的,偶然发生
2、的。三、转移方式呼吸方式经口方式虫媒方式接触方式四、转换结局类型宿主转换结局微生物宿主结局定居繁殖死亡存活患病死亡1++-+--微生态平衡(健康)2+--+--微生态平衡(带菌)3++-++-微生态失调(患病)4--++--微生态崩溃(主活)5++---+微生态崩溃(主死)第六章正常微生物群的定位转移正常微生物群是指一定宿主的一定部位的微生物群,在其特定部位定植的为原籍菌,离开特定部位定植的称为外籍菌。定位转移的定义定位转移的过程定位转移的方向定位转移的机制定位转移的诱因一、定位转移的定义是微生物由原籍生境转移到外籍生境或本来无微生物的位置上的一种
3、现象。二、定位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转移微生物对新的生态空间的适应、定植、繁殖、拮抗的过程。定植或定居定植是指微生物在宿主体内一定生境或解剖位置落脚或存活的状态。定植的条件有:适宜的生态空间、黏附性、黏附结构繁殖性繁殖要有适宜的物理的、化学的条件及微生态空间,还要有适宜的宿主反应。在初期还必须有一段时间形成优势种群。拮抗性主要决定于原有微生物群落,如该群落破坏,有利于外来微生物的易位。易位的双向性易位是按序进展的,首先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生长,消耗局部过多的氧气,待pH与Eh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厌氧菌再定植,并与先定植的微生物一起构成统一的感染群落。三、
4、定位转移的方向老区转移老区是指本来有正常微生物群定植的地方1.横向易位:正常微生物从水平的位置向四周转移。例如:肠道菌转向呼吸道或泌尿道。2.纵向转移:正常微生物在原定位向纵深转移。例如:鼻咽菌引起的鼻部感染。又分为:体表阶段、上皮细胞阶段、淋巴组织阶段、网状内皮系统阶段等第个阶段。新区转移新区指本来无微生物定植的解剖位置或组织。1.血行感染:微生物侵入血并繁殖2.远隔脏器转移:正常微生物成员首先向邻近部位转移,然后向脑组织等其他部位转移。四、定位转移的机制肠上皮渗透性的改变是促进细菌定位转移的重要因素肠道某一原籍菌或外籍菌水平的增高是促进细菌定位
5、转移的第二个重要因素诉诸免疫防御机制的下降是促进细菌定位转移的另一个机制五、定位转移的诱因宿主方面1.免疫力低下2.物理因素:(1)局部损伤及微环境的改变;(2)全身性应激反应与易感生境形成3.化学因素微生物方面1.抗生素的作用2.微生物及其结构:(1)细菌可损伤肠粘膜;(2)细菌本身的结构如内毒素也是引起细菌易位的重要因素;(3)遗传性的改变。第八章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平衡的概念微生态平衡的标准微生态平衡的影响因素一、微生态平衡的概念微生态平衡是指在长期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的互动的生理性组合。微生态平衡是具体的平衡微
6、生态平衡是动态平衡微生态平衡是生物的生理性过程微生态平衡不是孤立的平衡二、微生态平衡的标准微生态平衡的具体标准微生物方面1.定位标准2.定性标准3.定量标准宿主方面1.年龄波动2.生理功能微生态平衡标准的评价对正常值的评价1.宿主因素2.微生物因素3.方法因素对宿主因素的评价宿主的年龄、生理状态、病理状态,以及宿主对外环境的适应性三、微生态平衡的影响因素综合影响宿主与外环境对正常微生物群的影响正常微生物群和微生态平衡或微生态失调的转化条件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的影响宿主的遗传性与微生态平衡第九章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失调的概念微生态失调的分类微生态失调的影响
7、因素一、微生态失调的概念正常微生物之间及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之间的微生态平衡,在外界环境影响下,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二、微生态失调的分类微生态学分类菌群失调:指在原微生境中微群落或种群发生了定量或定性的异常变化。1.一度失调:潜伏型菌群失调,细菌定量有变化,临床无表现,可以自然恢复2.二度失调:局限型菌群失调,临床多有慢性病的表现。不可逆。3.三度失调:菌群紊乱症,菌交替症或二重感染,临床急性状态,病情凶险。定位转移1.横向易位:正常微生物从水平的位置向四周转移。2.纵向转移:正常微生物在原定位向纵深转移。又分为:①体表阶段、②上皮
8、细胞阶段、③淋巴组织阶段、④网状内皮系统阶段等第个阶段。血行感染1.菌血症2.脓毒败血症易位病灶临床分类潜伏型:亚临床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