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5543610

大小:197.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1-14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所谓“人文信仰”,它的启发来自现代学者提出的“人文宗教”。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不出世的却具有超越性的东方宗教,它不像其他的宗教,需要有神,有耶稣、安拉等外在权威。它不需要外在的权威,它有一种具有内在超越性的信仰。内在超越性,也就是道德心,如孟子所谓“仁义礼智”。儒家传统的这一特质,若称为中华“人文信仰”更准确。“人文信仰”在儒释道中都有,儒家比较典型,儒

2、家是“以出世的心态行入世的功德”,在世俗社会中要完成人之为人的使命。一是个体生命的健全,即诚意、正心、修身;另外就是建功立业,即把“立德、立功、立言”当作人生追求。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具有经济的、政治的、道德文化的属性。但道德文化属性应是人的最高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最高本质。信仰体系当中,儒家肯定人首先要解决肉体的存在问题,这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儒家是重义轻利的。儒家主张在道义的引领下对物质生活的安顿,认为这也是治国理政者须关注的重中之重。如孔子所说“富之”“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3、;孟子所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也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在这个基础上,儒家重视和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人的道德、文化。这是儒家生命大智慧的主要内涵。儒学是仁学,但一般只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关于“爱他人”,孟子曾发挥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爱他”或“他爱”推展为亲亲、仁民、爱物这样三个由近及远的层次。实际上,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就彰明了儒学仁学的首要内涵就是“为己之学”。“为己”并不

4、是自私自利,他是先成就自己。这和现代人生存理念是一致的。一个人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开发出来,成长为一个士,再成长为君子,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然后你才能去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说过:“知者自知,仁者爱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义”在孟子这里发挥得比较到位。义利并重,以义驭利,这是孟子对儒家核心价值的阐发。儒学不是不讲功利,而是认为在功利之上有一个更高的价值,更高的原则,并借此来引领、驾驭功利。这也是对道义上的担当精神的高扬。荀子则进一步发挥了“礼法”范畴。他把“仁”“义”这个基本的人文信仰转化成内规

5、矩和外规矩。内规矩即德的柔性约束,外规矩即法的刚性约束。德与法统一起来就是礼或礼法。德与法一起,共同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因此,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是儒学由纯学术向汉初政治儒学转化、转型的重要中介。(本文选自xx4月1日新华网发展论坛,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东方宗教,它不需要外在权威。内在超越性,亦即道德心,是儒家传统的一个特质。B.儒释道中均有“人文信仰”,但儒家比较典型。它是“以出世的心态行人世的功德”

6、,它要完成在世俗社会中人之为人的使命。C.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道德文化属性都是人类所具有的属性。但其中道德文化属性应是人的最高属性和最高本质。D.一般人认为儒家重义轻利。实际上,儒家也看重对人的物质生活的安顿,认为治政者必须关注“利民”“富民”“裕民”,这体现了儒家的生命大智慧。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文信仰”这一说法是受现代学者“人文宗教”的启发而得来的。儒家的“人文信仰”就是要完成健全个体生命和建功立业的使命。B.文中引用孔子、孟子、荀子关于“利民”“富民”“裕民

7、”的言论,是为了证明儒家主张在道义的引领下对物质生活的安顿。C.儒家不是不讲功利,而是要“义利并重,以义驭利”。荀子则把“仁义”转化成内外规矩,此即儒家所讲的“礼”。而“礼”是用来协调义利关系的。D.儒学即仁学。仁学不仅仅讲爱他人,也讲爱自己。但不论是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还是孔子的“为己之学”,都应该是儒学仁学的重要内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言“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这也是孔子“仁政”思想的体现,而这对当代治政者来说,也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意义。B.孟子的“

8、亲亲”“仁民”“爱物”,从家庭、社会到宇宙万物,层层深入地阐发了“仁”的内涵,树立了儒家仁者形象。C.“知者自知,仁者爱人”蕴含了欲为“大丈夫”必先为“士”的道理。一个人首先要成就自己,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D.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儒学由此向政治儒学转化。后世很多儒学家的治政思想为当时统治者所用就是明证。【答案】1.D2.C3.D【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