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网络基础、CM接入与软交换

IP网络基础、CM接入与软交换

ID:45493697

大小:1.85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13

IP网络基础、CM接入与软交换_第1页
IP网络基础、CM接入与软交换_第2页
IP网络基础、CM接入与软交换_第3页
IP网络基础、CM接入与软交换_第4页
IP网络基础、CM接入与软交换_第5页
资源描述:

《IP网络基础、CM接入与软交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培训资料及测试一、IP网络基础部分1、OSI七层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创建了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模型,并在1984年发布。OSI供应商提供一个网络模型,使它们的产品可以在网络上协调工作。OSI参考模型提供了层次分析工具,以理解互连技术,以及当前和未来网络发展的基础。u应用层(Application)u表示层(Presentation)u会话层(Session)u传输层(Transport)u网络层(Network)u数据链路层(DataLink)u物理层(Physical)Ø第1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

2、硬件连接Ø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Ø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Ø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Ø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Ø第6层表示层—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Ø第7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2、数据封装在OSI参考模型的每层上都会出现。来自每层的完整的数据包将插入

3、到下一个层的数据字段中,并且加入另外一个报头。某些情况下,层会将一个数据信元(包括前一层的报头)分开为多个更小的数据信元,并为每个更小的数据信元封装较低协议层的新报头。这个过程帮助控制数据流、网络上的数据包大小限制。随着数据逐渐达到模型的底层,它逐渐变小,而且在大小和内容上越来越统一。封装过程与解封装应用层-添加应用层报头到数据数据分为应用层信元表示层-添加表示层报头数据数据分为表示层信元会话层-添加会话层报头数据数据分为会话层信元传输层-添加传输层报头到数据数据分为数据段网络层-添加网络层报头到数据数据分为分组或数据报数据链路层-添加数据链路层报头到数据数据分为帧物理层-添加物

4、理层报头到数据数据分为原始比特流解封装:把所有添加进来的报头再一层层拆分,即为封装的反过程3、传输介质概述以太网RJ-45(五类线)正线、反线、console线的区别正线:两端都采用568B标准,及均按照12345678排列(直通线)反线:一端采用568B标准,一端采用568A标准(交叉线)即一端按照12345678排列,另一端按照36145278排列。Console线(全反线),即一端按照12345678排列,另一端按照87654321排列。通常正线用于两个不同性质的设备之间,反线用于两个相同性质的设备之间比如:交换机与路由器是不同性质的设备,两者之间应用正线相连;PC与路由器

5、是相同性质的设备,两者之间应用反线相连。光纤光纤是光波传输的介质,是由介质材料构成的圆柱体,分为芯子和包层两部分。光波沿芯子传播。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光纤是指由预制棒拉制出纤丝经过简单被复后的纤芯,纤芯再经过被复,加强和防护,成为能够适应各种工程应用的光缆。光纤结构:外护套加固材料塑料外套玻璃纤维和包层光纤类型:根据传输模数可将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单模光纤一般使用1310nm和1550nm窗口,多模光纤一般使用850nm窗口。850nm波长的衰减约为3.0dB/km、1310nm波长的衰减约为0.4dB/km、1550nm波长衰减为0.2dB/km(理想情况下)。光纤型号:

6、根据接口的不同,光纤一般分为SC、LC、FC等。4、一些常用的网络名词ØVPN虚拟专用网Ø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ØIDC互联网数据中心ØWAN广域网ØMAN城域网ØLAN局域网ØEthernet以太网10MbpsØFE快速以太网100MbpsØGE千兆以太网1Gbps5、测试题ØOSI全称是什么?ØOSI七层模型分哪七层?每一层分别有哪些功能?ØOSI是如何传递数据的?ØOSI每一层各自传递的数据是什么?Ø直通线与交叉线的区别是什么?两台交换机之间采用什么线相连?Ø直通线1-8的编号分别对应的颜色是什么?Ø光纤按照传输模数可分为哪两种?各自的窗口值是如何定义的?Ø光纤按照接口

7、的不同可分为哪些头端型号?Ø名词解释:FE、MAN、IDC、VPN一、CM接入部分1、综述广播电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加速了我国有线电视系统网络的建设,HFC光纤电缆混合网的传输技术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流,如何把HFC建成高速宽带多媒体双向传输网络是各大有线台正在实施和考虑的问题。因为HFC光纤电缆混合网采用的是模拟技术来传送有线电视,要想达到传输数字信号的目的,就要进行宽带调制,也就是要采用Cable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的传输技术来实现数字信号的传递工作。而双向传输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