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附件湿地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修订说明

01附件湿地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修订说明

ID:45492500

大小:11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3

01附件湿地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修订说明_第1页
01附件湿地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修订说明_第2页
01附件湿地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修订说明_第3页
01附件湿地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修订说明_第4页
01附件湿地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修订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01附件湿地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修订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件2湿地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修订说明一、立项背景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我国已有60多年的引种历史,因其生长快、产脂量量高、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现已代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及沿海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是我国主要造林人工速生丰产林树种之一。1983年原林业部科技司下达了《湿地松丰产林标准》项目,原湖北省林科所为该项目负责单位,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四川、安徽、贵州等省区参与了项目的实施及标准的起草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湿地松速生丰产用材林(ZBB64011-89)于1989年获国家林业部批准,1990年实施,后调整为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LY/T1528—19

2、99。由于当时湿地松人工林集约栽培才刚刚起步,技术研究底子薄基础差,全国发展范围较广而速度和质量差异较大,特别是大龄林分(标准年龄为20年)数量较少,所以该标准比较笼统,还有待调整、修改和完善。为了适应湿地松速生丰产林当前的经营水平和发展现状,更好地指导林业生产,国家林业局于2008年下达我院“湿地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林业标准修订项目任务书(项目编号:2008-LY-124),以对原标准“湿地松速生丰产用材林”进行修订和完善。二、工作简况本标准是根据国家林业局科技司林业标准制修订项目合同10任务书的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湿地松速生丰产用材林》(ZBB64011

3、—89)为基础,制定的《湿地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林业行业推荐性标准。本标准是以《湿地松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编制内容、技术指数及其调查资料为基础,全面收集国家“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国外松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和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湿地松、火炬松短周期纸浆与建筑材林优化栽培模式研究”的相关科研成果和科技论文,涉及湿地松栽培区划、立地指标表的编制、立地类型划分、林分整体生长模型、造林及抚育管理、合理轮伐期、病虫害防治等,并广泛向湿地松主要栽培区的相关科研、生产单位及技术人员征求、咨询并收集调查资料,经标准起草组认真讨论、补充、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本标准由湖北省林业科

4、学研究院负责起草。三、编制原则1.科研实践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标准中的技术要素是根据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而确定的,反映湿地松丰产栽培的中上等水平,生产单位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的普及性。2.技术先进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标准中的技术来源于新的科研成果和成熟的生产经验,具有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生产可行性,按现实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均可达到,能提高现实生产力水平。103.自然生态与行政区划相结合的原则。标准既要能体现自然条件和湿地松的特性,也要兼顾考虑行政区划及不同区域的社会条件等因素,以便标准的执行和应用。4.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按照GB/T1.1—200

5、0《标准化工作导则》进行制订,在标准编写模板TD2.04中编写。四、编制内容及依据本标准是根据湿地松速生丰产人工林栽培生产实际的基本程序编制的,是对湿地松速生丰产人工林培育技术规范化、标准化的规定。1.栽培区的划分湿地松在我国引种范围较广,栽培区域涉及整个亚热带和北热带及南温带,南北纵跨17个纬度,东西横跨19个经度,水平分布180多平方公里。湿地松主要栽培区分布范围广,气候差异较大,地形复杂,立地条件各异,生长差别明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湿地松速生丰产用材林》(简称原标准,下同)中,湿地松的栽培区划为二个栽培区(Ⅰ华南地区和Ⅱ华中区)、三个栽培亚区(Ⅱ1华中东部亚区

6、、Ⅱ2长江流域及江南丘陵地区、Ⅱ3四川盆地亚区),该区划侧重于行政区域的划分,未能较好综合反映湿地松不同区域的经营状态和生产力水平。湿地松栽培区区划和基地布局研究是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内容,全国湿地松主要栽培省(区)均参与研究,在对10湿地松各种林分类型的立地条件、水热状况和生长表现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地方区划总合成为全国区划。本标准根据“我国湿地松栽培区区划和基地布局的研究”中的区划方法和研究结算,在划分南带、中带、北带三个栽培气候带的基础上,跨带综合划分为三个栽培区(Ⅰ类适宜区、Ⅱ类较适宜区、Ⅲ类一般栽植区)和五个栽培亚区(Ⅰ1栽培亚区、Ⅰ2栽培亚区、Ⅰ

7、3栽培亚区、Ⅱ1栽培亚区、Ⅱ2栽培亚区)。2.丰产林指标(1)生长指标生长指标确定依据为全国主要栽培区调查研究提出的湿地松人工林林分生长模型,包括不同栽培气候带或栽培区的林分优势高生长模型、平均树高估测模型、平均胸径生长模型及林分蓄积计算方程等,其中:优势高生长模型为:南带:中带:北带:式中为优势高、为立地指数、为林龄。平均树高预测模型为:式中为平均树高、为优势高。胸径生长模型为:10式中、、、分别为胸径、年龄、每公顷林木株数和优势高,、、、、为参数。不同栽培带的胸径模型参数列于下表:栽培气候带a0a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